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
注:古代对弓箭手的定义,弓力以“钧”、“石”来算,一石等于四钧,这是通用的。
但根据东汉郑玄《考工记》和现代仪德刚先生《中国传统弓箭技术与文化》论述,战国秦汉时代拉“十二钧”即“三石弓”为最佳,但那时候的工艺是达不到360斤的,而联系到战国和汉制220-250克为一斤,所以应该那时候的三石弓=宋朝一石弓=现代120斤上下。
而本书背景在宋明之间,所以一石弓力按照粮食一石计算,为120斤;只不过百家讲坛李教授说起“十石弓”,读音是石
的石,而不是计量单位“担”的读音,这就有些费解。
另外,弓并不是弓力越大越好,《左传》定公八年,“颜高之弓六钧……颜高夺
弱弓,籍丘子锄击之,与一
俱毙……”、“庄子曰:以十鈞
者,見天而不見雲;以七鈞
者,見鵠而不見鶬;以五鈞
者.見鶬而不見雀。”
两段描述都说明了,弓力大的会
偏,弓力小一些的,反而容易命中目标,这就和江湖传说有着截然不同之处,那些所谓拉巨力弓就是高级神
手的故事,也就显得虚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