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提示:本站会被大陆网络屏蔽、封禁、禁止访问! 本站域名並非永久域名!
当前网址:m.ltxsw.top 如果遇到无法打开网址。
请发送任意内容到邮件Ltxsba@gmail.com取得最新地址.
截屏拍照记录当前页面,以免丟失网址和邮箱.
↓↓↓↓↓↓↓↓↓↓↓↓↓↓↓↓
点我自动发送邮件
↑↑↑↑↑↑↑↑↑↑↑↑↑↑↑↑

第二十七章 胜利在望!【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

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走,于征也跟着汇报道:“老农民们估算了一下,大概一亩地能收获五六百斤以上,这可是非常高的产量了。”

“呵呵。”

柳铭淇不屑和他争论。

但于征还是听出了自家小主的不屑意味。

他心里有些奇怪,以为小主是怀疑能不能产量达到五六百斤。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产量最高的水稻在江南膏肥之地是亩产三百八十斤左右,两湖地区的鱼米之乡,差不多也能达到这个数目。

这就是最高了。

寻常地方比如甘肃、贵州、西康等地,亩产量不会超过两百五十斤。

小麦的产量还要减少三分之一,因为小麦种植不易,外加北方一年就种一季的小麦,比不上南方的浙江、两湖、广东等地种植两季的水稻。

正因为这些地方是水稻要收获两季,所以朝廷的税赋才是一年分为夏赋和秋赋。

倘若红薯这种可以吃的东西,一年下来能有个五六百斤的收成,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难怪小主不相信了,如果不是自己一天到晚的守在这里,和老农民们仔细的揣摩和探讨查看,也不会相信红薯能有这么大的产量。

等到收获的时候,再请小主来看,他就会清楚我不是在夸大其词了。

于征心里刚刚这么想着,柳铭淇就道:“收获之前,一定要告诉我,不能私自收获,而且基本上等到全部可以收割的时候再告诉我,明白吗?”

“是!”

果然还是不相信啊。

有点郁闷的于征,完全想不到,柳铭淇的不屑,根本就不是觉得五六百斤太多了!

而是觉得太少了!

袁爷爷最后把水稻搞到了一亩多少公斤,柳铭淇不晓得,因为他穿越的时候,九十多岁的袁爷爷还在继续拼搏,继续表冲击。

但是红薯的产量基本上是固定了的。

按照地域气候的不同,红薯播种的季节也不同,那些小说书里面都写红薯统一收获时间,那是错的。

春天播种的红薯因为生长周期长一点,营养充足一点,所以通常能达到一亩五千斤到七千斤,培养细的、土地肥沃的,偶尔有能突一万斤的,但那都不是常态,也无法推广。

夏天播种的红薯生长周期短,产量就会下降一些,但最少也有四千斤,最多能达到五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之前的水稻来说,江南最好的田地也不过亩产三百八十斤,而一年他们能加紧种植两季,年产量不过是七百多斤。

春种红薯稍微努力一点,基本上就能达到水稻产量的十倍!小麦产量的十几倍!!

而且最关键的是,红薯的种植土地根本没有那么挑剔,缺水的沙地都能种植,那些砂岩山上同样能种植。

凡是水稻和小麦看不上眼的土地,基本上就没有红薯不能种的!

偏远山区的,就靠着红薯才能繁衍生机的。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农作物界的老黄牛!

不挑吃、不娇气、产量多、一身都是宝!!

只要红薯推广了出去,哪怕只能出产四五千斤,也相当于耕种土地增加八倍左右!

现代说红薯吃了胀气、等等缺点,不喜欢,但古代还挑什么挑?

能使劲儿吃饱的食物,能让一家不挨饿的食物,这就是天赐的宝贝呀!

我大清不就是因为有了红薯、土豆和玉米,尤其是红薯打之后,才从明末的四千万,一下子涨到了五亿吗?

要不是太平天国、捻军等等作,使得长江以南的减少了一亿多,到了清朝灭亡时,我国涨到六七亿。

清朝可不富裕,他们根本不懂得做生意,需要供养的旗数量众多,海外贸易也非常差,比起明朝都差得远,更别说和我大宋比较了。

他们凭什么养活这么多

不就是因为有了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支撑嘛!

清朝时期,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就是因为红薯这些的种植,才渐渐变得多了的。

不然在历史上很多时期,这些省份的加起来,都没有江南三省多。

红薯真正产量的这个秘密,目前只有柳铭淇才晓得。

他忍住了去点醒于征的冲动。

这种惊骇不应该用在他们的身上,而是要用在皇上和朝廷大佬们的身上。

柳铭淇很是期待,在他们看到红薯的收成之后,会是怎么样一个表

……

注:《汉书·食货志》引用战国李悝的原话:“今一夫挟五,治田百亩,(亩)岁收一石半。”亩数和产粮换算,大概相当于如今的亩产量126斤上下。

宋仁宗时,范仲淹在奏议《答手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女养成:僵尸王他凶狠又黏人
神女养成:僵尸王他凶狠又黏人
漫贝
从龙族开始召唤小说女主
从龙族开始召唤小说女主
啸沧溟
吞噬星空里的剑圣
吞噬星空里的剑圣
呆呆婷兽
冷暖人生!
冷暖人生!
小溪9898
在柯南的世界追哀酱
在柯南的世界追哀酱
简介说不了啥,详情看作品,内容大概就是一男的穿越以他逗比的才华去追哀的故事
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