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势,不如一同支持,将来你我或可同殿为官。”
徐乐山面色不变,他早就料到,程教谕是来做说客。
“殿下对我不薄,正值关键时候,岂能……”
“乐山兄有所不知,支持李洵的不止学宫,还有世家大族、佛道宗门。”
程教谕缓缓说道:“这么多
等着从龙之功,李洵登基为帝,已成定局,乐山兄何必与大势逆?”
“学宫,世家,佛道,宗门……”
徐乐山喃喃片刻,说道:“程兄相邀,徐某岂能拒绝!殿下无
君之相,为免府上遭劫,徐某就向陛下去求
。”
说完,二
化作遁光,向皇宫方向飞去。
李冀左等右等不见徐先生回来,连忙遣
去请,方才得知左膀右臂正为李洵驻守皇宫。
此等
景,在洛京各处发生。
大乾顶尖读书
基本都出自四大学宫,互相之间都能称呼师兄弟,有颜元正支持李洵在先,劝解其他
就容易了很多。
世家大族以崔家为首,宗门势力以裴谕为盟,见李洵
开皇城后,不用去请,纷纷派遣高手支持。
此时站队,仍然是雪中送炭。
佛道两教并未实际表态,支持谁登基称帝,然而仙俸司占据皇宫西面数座坊市,言称其中有妖魔潜伏,严禁任何
在此通行。
原本各方势力对李洵骂声阵阵,认为他不过是得了失心疯的军阀。
谁也没想到,李洵竟然能获得学宫世家佛道宗门的支持!
一时间各方势力沉寂下来,眼中尽是不可思议,同时暗中合纵连横试图与李洵决一高下!
皇帝之位,岂能不流血而得之。
纵然李洵声势浩大,然而有些争龙之
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有万一可能也敢挥戈一击去赌。
与此同时。
李洵的亲戚们开始散播消息,核心就是拉拢中下层百姓,认可新皇之位。
这些年李洵所作所为,稍稍夸张一下,比如景泰帝推行的皇田出租,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其源
就是李洵在菩提郡所做之事。
之后李洵更领兵征伐世家,清查田亩。
四舍五
之后,皇田出租功在李洵,足见其
民如子!
另一个宣传重点就是天命所归,仙佛神魔的世界,天命真实存在且信者极多。
于是京中各处,开始显化祥瑞,稍加宣传就是上天恭贺李洵称帝。
至于李洵百战百胜的故事,早已无需宣传,各种话本已经夸张成了在世战神。
短短数
,经过各路大v宣传。
京中百姓自认为对李洵,有了很是清晰、
刻的印象,毕竟是亲耳从邻居的二大爷的堂弟的泰山处听来的内幕消息!
一致认可了李洵,至少不是坏事,总好过老
登基,总在早朝时候打瞌睡!
……
康王府。
书房。
皇室宗亲汇聚一堂,又有诸多朝廷百官。
议论声纷纷,神
各异,或纠结,或焦灼,甚至有
满脸狰狞凶戾。
李洵已经开始准备登基大典,年号都已经出了,听说是什么隆庆,也不知什么寓意。
皇宫外面仍然暗流涌动,护国武圣没有发话,争龙就还未结束。然而经过李洵一方的各种分化,以及自行投诚,仅剩争龙之
不足一掌之数。
康王府就是其一。
今
宗亲百官齐聚,便是康王相邀,共商反洵大计。
“诸位议论了这么久,可有什么结果?”
康王示意诸
安静,说道:“再拖下去,武圣老祖不见我等动静,或许就认可李洵了。”
“王爷,我家殿下的意思,自然是合兵一处。”
端王府长吏说道:“李洵势大,却也并非不可战胜,只需我等齐心,成败未可知。”
“既然合兵,须拿出章程,至少不能各自为战。”
康王缓缓说道:“如今有意者三位王爷,两位先皇之子,谁能做这主事之
?”
“自是我家王爷!”
说话的是汉王府长吏:“王爷少时从军,之后官至镇北军都督,最擅领兵打仗。”
“哼哼!汉王殿下虽知兵,与李洵差了太多。”
又一道声音响起,是个不
不阳的内侍:“咱记得汉王在镇北军时候,暨洲魔道来袭,连连兵败,才被厉帝撤了职。李洵那厮,可是领兵纵横妖国,百战百胜的战神!”
汉王府长吏怒道:“刘公公什么意思?”
“咱家就是提醒诸位,正面领兵作战,不要再想了,等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刘公公说道:“唯一击败李洵的法子,就是召集所有高
,联手
开皇城。如此一来,抹平了与李洵部兵卒差距,胜券更大。”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