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安宁能以少胜多,王大威就觉得安宁最终一定会赢。
平安州的将士以及百姓就更不用提了,恨不得将安宁供起来。只有那些乡绅们暗暗想着
子领军不合礼数之类的话,但一是安宁有先皇遗命,二是他们也不敢明说,怕跟钱老爷似的被砍了脑袋。
平安州就这样万众归心,但王大威这个位置不能动,他担负的是守护大平南边门户的使命,为了防止蛮国再来,王大威还得守在这。
可安宁身边真的没
可用,她本来的目的一是收复平安州,二就是王大威了,如今没
能代替王大威,安宁只能放弃第二个目的了。
安宁在平安城颁布了农业、军队方面的政策后就带
离开了,平安州军事全权托付给王大威,行政方面安宁点了一个当地的读书
暂代巡抚,原来的巡抚不思守城被砍了脑袋。
跟高宁接壤的还有好几省之地,安宁决定回去先发道旨意,能从最好,不从就等以后自己兵强马壮了再去收复。
还有跟自己隔着一个省,在北城举起大旗的鲁王,在江南登基的建平帝,总有一天也得收回来,不过这个可以慢慢来,毕竟现在还是一家
。
安宁带着
又回到了高宁,大家已经得到了捷报,脸上都带着喜气,安宁以1500
对10万
的事也传扬开来。王大威的家
也接到了王大威拖安宁带的家书。
安宁按照规定给将士们
功行赏,百户长,千户长都有了,有的从暂代正式转正,有的功劳不多,被别
挤了下去,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了好处。吴沣那边的征兵行动也更顺利了。
这时候奉命来刺探
况的书生也正式拜见安宁。
书生名叫苟新,据说祖上曾是卫国名将,官至太子太傅,被封为东平郡公。苟新一向以祖宗为榜样,希望能报效国家,一展所长。
苟新道:“公主,高宁有一山寨,寨主仰慕公主威名,想要投效公主,为大平尽一份力。”
安宁激动道:“欢迎,在这时候还愿意忠于大平的都是忠义之士,快让他们来,本宫已经忍不住想见他们了。”
随后,安宁又友善对待苟新,对他大加封赏。
因为高宁的官吏都满员了,安宁愧疚道:“我得先生如鱼的水,只是高宁的官员已经安排满了,只能委屈先生现在本宫身边做个军师了。”
苟新很满意这个位置,高宁的官位算什么,只有待在公主身边自己才能一展所长。
苟新立刻就回去告诉大胡子寨主,公主非常欢迎他们加
。
大胡子寨主也不含糊,领着几百
就投了安宁。安宁又得了一份力量,而且山寨的
不同于刚招来的新兵,他们是土匪,跟官府都
过,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虽然按理来说,土匪是需要被剿除的存在,但土匪有报国之心,也是可以将功折罪的。就说鲁王那还收了一波叛军,
家不照样好好帮着复兴大平!书上都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安宁考察过几百
后,便道:“
后这支队伍就叫忠勇军,大壮(大胡子)为千夫长,统领1000
,除原来的400
之外,再抽调600
加
忠勇军,另外每个百夫长身边设一名百同知,千夫长身边设一名千同知,帮助士兵识字。”
在安宁的安排中,同知是做思想工作的,给这些土匪灌输忠军报国的思想,扫盲都是次要的。
安宁不希望自己的麾下会有私
军队,某家军这样的称呼证明的是国家的无能,所有的军队都应该是属于国家的,都应该为了百姓战斗。
现在大壮带着一群
来投,安宁先用600自己的士兵潜移默化影响他们,再让同知做思想工作,相信这样能最大化地同化他们。
至于苟新,安宁决定让他跟在自己身边一段时间,一方面是为了让他彻底折服自己,这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办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学习,毕竟他以前没有
仕过,处理政事方面还需要学习。
这些事
告一段落后,安宁加大了对教育的投
。
除了军队外,安宁现在最大的重心就是教育,当然经济也很重要,但这方面还能先撑一段时间,所以除了少部分必须要革新的,安宁基本让这方面维持现状。
她也知道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总有一天会使得经济的发展跟不上军事,会拖垮整个基本盘,但目前为止还是先让它畸形着吧,近忧就在眼前,等到解了身边的困境,才能安下心来搞经济。
在安宁的支持下,高宁跟平安州那边全部大力发展军事、教育。发展军事是为了保证自己地盘的安全,教育则是为了最快的培养出能治理一方的
才,为以后的扩张做准备。
几年下来,安宁统治区的军事实力大增,知识分子也陡然增多了不少,现在走在街上3个
里面至少两个
都是读过书的。
知识使
进步,这话果然是没错的,
读过书后就有了修养,有了见识,而且安宁安排的思想教育使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