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乌托邦平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5号探测器的特制钻
,持续不断的工作着。
实际上,15探测器是航天部发
到火星上,排名第三重的探测器,整体重量为28.7吨。
除去各种燃料和耗材,上面携带的仪器设备,就重达12.2吨左右。
其中最核心的设备,就是超声波发
器、声波接收器、钻探设备。
上面有两套钻探设备,最
可以下钻800米左右。
当然如果一开始,就使用钻
下钻800米的任务,可能会得不偿失,因为15号探测器携带的钻
和钻杆,都是有限的耗材。
在连续执行了两年多的任务后,此时15号探测器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既定任务,航天部的火星探索局,才决定启动最后的钻探任务——极限钻探。
15号探测器的核电池功率全开,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给电机,电机带动齿
,然后钻杆不断向下钻动。
随着时间推移,钻
突
地表的松软土层,在第43米的
度,碰到了坚硬的岩层。
根据退上来的钻柱样品,15号探测器的车载超级电脑,通过质谱仪和其他设备,分析出岩层的主要成分。
随即开始更换钻
,用专门钻探花岗岩的钻
。
采用纳米技术打造的钻
,虽然是两年前的产品,但是其硬度、强度、耐磨
能、耐热
能、耐腐蚀都非常强大。
更换钻
之后,43米以下的岩石,仿佛像豆腐一样被钻开。
不过考虑到散热问题,由于火星没有可采集的
态水,钻
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停下来,将积累下来的热量散热走。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5天。
15号探测器的钻
任务,仍然在持续进行着。
此时钻
已经钻到了436米的
度。
突然,15号探测器微微颤抖了一下,钻
下方的抵抗力,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车载超级电脑的程序自动运行起来。
尝试
作钻
,继续向下钻探,不到二十秒,钻
已经向下下探了18.36米,才遇到新的抵抗力。
半个小时后。
蓝星,澳洲的大沙航天城。
航天部的火星探索局就设立在大沙航天城内,他们的工作就是专门负责火星探索。
火星15号探测器的最终控制权,就在火星探索局的手上。
经过半个小时,连续中转了好几次,15号探测器的最新状态数据,终于回到了这里。
专门跟踪15号探测器的10名工作
员,看着最新反馈回来的数据,开始小声的议论纷纷起来。
地质学家黄凯旋看完数据后,露出一丝若有所思:“436.21~454.57米这个地层区间,明显就是一个空
断层。”
“从取出的样品中,这里明显是地下暗河。”另一个研究员说道。
黄凯旋指着其中的一行数据:“不过这个温度,达到了28.3摄氏度,这可是一个相当温暖的环境,还有
态水存在……”
只是他话还没有说完。
另一个盯着通信画面的工作
员,瞪大眼睛说道:“有新发现!”
“什么发现?”
那名工作
员连忙回道:“从抽取出来的水体,发现了13个生物体,长度在2.3~2.8厘米左右,形态类似于小蝌蚪。”
另一个生物学家张茂生,连忙跑了过去,盯着页面上,15号探测器拍摄后,发回来的各种照片。
这些在照片,甚至不需要使用显微镜模式,都可以让
清晰的看到其中的生物。
一种类似于小蝌蚪的生物,出现在众
眼前。
“应该是类似于盲鱼的地下水生物。”张茂生初步判断道。
另一个生物学家摸了摸下
:“从数据来看,还有其他微生物,和另一种类似于
履虫的生物。”
众
经过一开始的惊喜后,并没有太过于惊讶。
因为火星存在生物的事
,通过荧惑真菌的存在,就可以推理出来。
既然已经存在微生物,那多细胞生物的存在,也是存在可能的。
如果按照蓝星的生态圈类比,要产生碳基生物的条件,可以归纳为“
态水”、“热量”。
没有错,就是如此简单。
诞生碳基生物的条件,就是
态水和热量,其他的氧气、重力、辐
之类,其实并不是一定的。
例如厌氧细菌,它们就不需要氧气;还有海底黑烟囱周围的小生态圈,地下暗河中的盲鱼之类。
这些都是存在的特例。
只要有
态水,有持续的稳定热量,那就有可能形成小生态圈。
虽然火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