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这群玩音乐的怎么没有想过逃离现在?甚至这些搞艺术的,自己都已经做过了。
方才吴丹是这么想过,他们是真的这么做过。
可之后呢?
从繁忙的生活事务中逃脱,并不代表一切烦恼也就从中离开了。
简单而短暂的快乐之后,带点波折的旅行开始。美景如画,天地宽阔,但却正是在这个时候,猛然发现好像更空虚了。
“难得啊...”张茜低声道。
能写到这个程度,可比那些单纯的放开自己难多了。
她刚才差一点就惊呼出声,因为确实蛮有感觉的,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她居然产生一种内心波澜的感觉。
这对于她这种娱乐圈老
是很难得的。
而周斌其实也若有所感,他甚至猜测,这歌真的是个年轻
写的么?但再一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自己只是老了而已:要知道当年他写出成名曲的时候,也有
怀疑他是父亲代笔。
所以最后,两
的心
又归于欣赏。
现场呢,对于他们这俩真的经历过“去大理”的
来说,是感慨;而对于没去过的,则是更高级的感官上的刺激:
古玥整个
平静下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前方,心思却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李熙珉则是脸色
沉地开始和经纪
嘀嘀咕咕,搞得摄像师都不好拍他的反应镜
,毕竟现在实在是太难看了。
但总归唱下来,多数
是满意的。
而更满意的,则由这娓娓道来的铺垫,终于在韩升嘴里推向了高
:
“谁的
顶上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也许
就在洱海边等着,
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
其实如果只写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大理的话,那《去大理》这首歌难免单薄,但原作者郝云是有思考的,所以最后处理好了这两个大理的问题。
是的,有两个大理。
或者说,其实大理不只是大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常说的大理,可能分为两个:现实中的大理,和想象中的大理。
就跟耶路撒冷对于普通
和信徒之间有着不同的含义一样,大理对于很多
来说,也是有着多面
的。
而且两个大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蝴蝶泉20员门票,住好点300-1000,跑过去拍拍照打打卡的现实;一个则飘忽在空中,属于理想中脱离烦恼,并且找到迷茫后的答案的
神信仰。
这首歌,开始于对大理的
神信仰。
中途经历种种,才发现现实的问题,又陷
了两难的境地。
而最后,作者给了个完美的答案:
《去大理》的这几句歌词,从骨子里透出一
子文艺气息,但又克制住了。
顶上的灰尘,和肩膀上的齿痕,从二百五十六平方公里的洱海边上偶然遇见的故事,到也许未来会不期而遇的感
...
于是第一个大理和第二个大理在朦胧间,竟然融合为一体。
然后带着现实和想象的空间,一遍遍重复着,直到最后一句:“谁的
顶上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
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
很多理解能力比较好的
,这会也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个大概。
却不曾想,此处再次让视野开阔起来。
“啊呀...”张茜这次是真的点
表示还不错。
周围也有
觉得不错。
但可惜古玥没有,她本身就不是学音乐的,刚才又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想里:一首歌其实认真听,和不认真听是两种感觉。就好像听英文歌,感觉节奏各种酷炫;然后仔细一听英文歌词,额...
具体反映,参考各种小视频,“为什么英文歌不能直接翻译成中文唱”。
所以,其实她是没那么懂的。
“这个,其实也不难。”
周斌顿了顿,就问:“他先唱了理想中的大理,第二段唱现实中的大理,第三段副歌把两者结合起来,你懂的吧?”
古玥道:“额,差不多懂了。”
周斌又问:“那你觉得所谓的大理,其实应该是哪个大理呢?”
这句话有点绕,古玥想了想,才道:“理想中的吧。”
但很快又改
:“不,现实中的。”
周斌于是乐了。
张茜也
嘴道:“到底是哪一个?”
古玥看了看中间的韩升,他还坚持着把最后一段弹完,便继续道:“我觉得很难选,都有。”
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体化的,很难有个答案。
于是周斌便笑道:“对咯,所以最后他说的就是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