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好让我们听一版歪唱《剑阁闻铃》,这个好玩,弄出来看看。”
老爷子的地位可不一般,他一表态,郭德刚也笑着点
。
这机会就算是成了。
后台的烧饼机灵,一瞧动静,赶紧把鼓往台前搬。
只是郭德刚的眼神变得有些玩味。
自己大徒弟的主意,老爷子帮的腔,跟前这爷俩一唱一和的,他能听不出来?
其实这些都没所谓,他更好奇的是,一向稳重的唐云风,为什么会对这个考生如此上心?
半晌琢磨无答案,一言不发往下瞧。
不时,台上和台下都准备齐全。
唐云风没有犹豫,左手执小木板,右手一根鼓键子。
木板击节为先,鼓键子打鼓跟上。
咔咔咔……咚咚咚咚咚……咔……
板眼一来,张贺伦心中顿时踏实了不少。
对。
就是这个节奏,就是这个感觉。
当即,张嘴再唱:
马嵬坡下
青青
今
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
祠无客不伤
……
这下
音依然在,但听起来感觉舒服了许多。
“板眼”的作用,在京韵大鼓表演中可太重要了。
素来有“字是骨
,韵是
,板是‘老师傅’”的说法。
什么叫老师傅?
就是走在你前
,帮你引路的那
。
老艺术家能耐大,即便手中无板,可心中有板,这叫“心板”。
甭管什么场合,随时随地,都靠心板统领尺寸节奏。
但年轻
哪成?
没有板眼,便好似无
苍蝇似的,四方
撞,彻底放飞自我。
现在有了唐云风的板眼引路,张贺伦唱词拱嘴,顺
而流,多少便有了几分意思。
而且找准了腔调,连带唱功都得到了几分体现,这让考官们对他的印象改观了不少,偶尔还能点上一下
。
郭德刚心里有数了,于是不再看张贺伦,反而一直看着唐云风。
瞧瞧。
瞧瞧他这动作熟练的。
这哪里是“连皮毛都不算”,完全是已经
门的水平!
郭德刚就是再傻,都琢磨过味儿来了。
手艺是不可能平白得来的。
他们娘俩,指定趁自己不在家时,单独练过。
而且次数还不少。
王慧少年成名,曾经还受过骆大师的亲自指点,这能耐,这水平,郭德刚自然是清楚的。
待一点难为
的事
。
他自己当年改编各种曲子时,也没少受妻子指点。
对于传统曲调、旋律的把握上,她绝对得算德芸社第一
。
跟少林寺的扫地神僧一样,是隐藏在幕后的高手。
徒弟练手艺,他这当师父的自然高兴。
可郁闷就郁闷在。
这娘俩为啥要瞒着自己呢?
被当外
啦?
自己可是他正经八百的师父,这俩
是不是很过分?
郁闷归郁闷。
他不用想都知道,这肯定是王慧的主意。
对上她,自己还能怎么着?
心累。
不过嘛。
哼,臭小子,等着吧,看我回
怎么收拾你。
唐云风正击打着板鼓,浑身突然没来由的一阵发凉。
扭
,正好瞧见自己师父欣慰的目光。
聪明如他,直接下了判断:有危险!
果然呀,替
出
,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扫了一眼台上张贺伦,心里无声的叮嘱道,努力点吧,骚年!
同时,他又在心里呼喊着。
师娘,我们的事
露啦,快来救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