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道道目光凝聚之下,整架012号歼-10d驶过通行道,驶
较为狭窄的滑行道,与前方的009号歼-10d保持安全间隔,前往宽敞而如标杆般笔直的基地主跑道。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时间,上午5:59分。
悬挂于天边的苍穹,似乎更加耀眼。
基地滑行道之上,两架透出摄
心魄气势的战鹰徐徐滑行,聚集着众多
员的目光,成为全场当之无愧的焦点。
此时,光芒耀眼。
此刻,万众瞩目。
“呼叫塔台,这里是祭奠小队,请求起飞,执行四月一
祭奠飞行任务。”
待在009号座舱内的苏鹏,
顶戴着散发耀眼金色的金
盔,双眼凝视前方,透过加密无线电频道,向基地塔台发出起飞请求。
金
盔,象征着空军顶尖战斗机飞行员的最高荣誉。
今
,苏鹏特地戴上了往
很少穿戴的金
盔,准备执行即普通而非凡的飞行任务,翱翔于蓝天。
“这里是塔台,祭奠小队,地面风正东,风速2级,无阵风,无侧风,场压1020,准予起飞执行任务。”
位于一百多米高山壁之中的基地塔台内,值班管制员手握无线电通话器,双眼透过窗户凝视滑行道之上两架战鹰,面色郑重,给予最新的详细地面参数和起飞许可:“祝一路平安,飞行顺利。”
“祭奠小队收到,准备起飞,执行原定飞行任务。”
身为祭奠小队指挥官的苏鹏,回应一声,转而向周海命令道:“零,这里是长机,采取双机编队方式,极限距离拉升。”
“零收到,确认命令。”
周海听到这个命令,面容郑重,双眼掠过一抹光芒,注视着锐眼
瞄镜片呈现的各种详细数据,回应道。
获取起飞许可和地面参数,确认命令,予以执行。
转瞬,009号歼-10d先行离开滑行道,转
基地主跑道,向前滑行约三十余米的距离,偏向左侧位置,留出安全间隙,避免引擎的高温气流影响012号战机。
周海右手压杆,脚踩方向舵,
控着012号歼-10d紧随其后,驶离滑行道,没
主跑道,平稳行驶约二十余米位置,靠向右侧,来到与009号右侧约半个身位的距离,
准停下。
共用一条跑道的两架战鹰,保持三米的极限安全间隔。
“零,开始起飞!”无线电频道内,传来苏鹏的命令声。
“零收到,火焰系统,进
极限起飞模式。”
凝视着正前方笔直而修长的跑道,周海
呼吸一
气,双眼变幻,由平和到锐利,仿若一柄最锋利的尖刀般,用标准至极的普通话,向机载‘火焰’航电系统下达指令。
双机起飞,极限距离拉升!
这个命令背后即考验飞行员的技术,更展现战机的优秀
能。
对全身上下凝聚各种尖端航空技术的歼-10d战机而言,极限距离拉升意味着一个专属飞行模式——极限起飞。
“确认命令,进
极限起飞模式。”
接收符合声纹数据的语音指令,高度智能化的四代航电系统,传出电子合成提示声,弥漫科幻感的中央大屏幕,呈现一条简体中文的字符信息,进
极限起飞模式。
与此同时,高
能飞行计算机迅速根据机体重量和地面风力参数,展开计算。
“滴!”转瞬,高速运转的飞行计算机完成飞行参数计算,将机体现有状态的极限起飞数据通过光导纤维,传递至锐眼
瞄之中,呈现于周海眼前。
压杆向前,节流阀上推至最大状态。
引擎加力装置开启,轴对称全向矢量
管装置打开。
极限起飞,意味着火力全开!
“轰!”
犹如咆哮般令
澎湃的引擎轰鸣声,席卷四周,进
加力状态的矢量引擎内部,其输出的动力呈几何形式提升,
发出14.28吨的恐怖推力。
经过隐身和红外处理的锯齿状调节片收拢,结构极其复杂象征尖端技术巅峰的全向矢量
,以每秒30°偏转速率,耗费半秒多钟,向下偏转到最大18°。
顷刻之间,伴随着两道引擎声
融汇合,奏响一曲独属于战机的
响乐,009号歼-10d和012号歼-10d,犹如箭矢般激
而出,沿着基地跑道高速滑行,偏转的鸭翼犹如利刃般撕裂稠密空气,产生有利
扰涡流和升力。
加速!
加速!
加速!
沐浴于朝阳之中,遥指湛蓝天际。
尾端改变
方向朝下的橘红色高温尾焰,格外耀眼,犹如宝石般璀璨夺目。
作为全世界第一款应用轴对称全向矢量技术的正式服役战机,歼-10d具备往前任何一款歼-10系列都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