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太迟吧?
其实本来就定下的让汪曾棋在第一个,他只不过是顺便开了个玩笑而已。
按理说,汪曾棋资历最老,肯定是要往后排的,不过今天
况有些特殊,有两岸的作家在场,如果按照资历来排恐怕就不太合适了。
所以
脆就让汪曾棋这个之前去宝岛参加过
流会,并且最为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在前面。
等他说完,然后让宝岛的几个作家讲,他们讲完之后才
到于东他们几个。
汪曾棋拿到话筒,不需要做任何预备动作,底下已经没
发出声音,都在静静地侧耳倾听。
燕大的学生,特别是中文系的,都知道汪老的课讲得好。
汪曾棋笑着开
,“卑之无甚高论,且与各位做些分享。一个
,他后来会
些什么,必然跟儿时有莫大的关联,我生活最久的地方,高邮
称东
街上,就是东大街,
民路。我们家大门和后门……”
老先生一开
,便满是生活。
关于他的作品,他一字没提,说的都是家乡集镇上的米店、碳铺、中药房大门上的对联,油盐酱醋,喝酒饮茶。
等到他的讲演结束,他也没说一句自己为什么会写作,但是众
听了之后,似乎又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写作。
或许,写作对她来说,就如他说的那些一样,已经融
到他
常生活当中,又或者,他之所以写作不过就是为了纪录自己的那些
常生活而已。
等他说完,众
都是意犹未尽。
于东他们也是听得五感通透。
只不过,有了汪曾棋这珠玉在前,其他
倒是不好发挥了。
宝岛的几个作家准备还算充分,都备了讲演稿,声
并茂地读了一遍。
龙应苔说的大概是自己如何受文学启发,又是如果因为文学
上文学,最终走上文学道路。
肖丽红也差不多,不过还说了一些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当时写《千江》的心路历程。
林青玄则说了些自己礼佛的事
。
三
中,林青玄虽然说得最佛系,倒也是最有意思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说得板板正正。
一直到余桦这里,画风陡变。
余桦拿话筒的样子就有些吊儿郎当,像是跟朋友们聊天一样,开
说道,“我走上写作道路,其实很简单,也有些功利
……”
“我上班的第一天就拔了牙,带我的老师傅给我打了个样,然后直接把钳子给我,来,你拔,我就去拔了。从那以后,我拔了五年牙……”
“有时候我站在窗户前,看到隔壁文化馆的
成天在街上瞎逛,我就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工作,天天瞎逛,他们跟我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我那时候就想,这工作好。”
余桦说到这里的时候,底下笑声此起彼伏。
“后来写了小说发表了,如愿进到文化馆,第一天上班我特意迟了两个小时,但是去的时候才发现,我竟然是第一个到的。当时我就觉得,这单位来对了。”
“哈哈哈!”
这下笑声更响了,就连台上的吴书青跟汪曾祺也笑了出来。
笑的同时,吴书青也在感慨,余桦这真是有写作的天赋啊,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吴书青知道,一个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
,自己琢磨琢磨就能往《燕京文学》发表小说,还公费来燕京改稿,这可不容易。
等到余桦说完,底下已经笑成一团。
紧接着就是毕飞雨,他的讲演倒是不太搞笑,不过也十分特别,因为他的文学道路其实是一个历史老师开启的。
“说是开启或许不太准确,应该说,那位历史老师在我的文学处
地上施了一次肥,明明是一个历史老师,不布置历史题,而是布置了一道文学题……”
毕飞雨讲完,等到莫言开始讲的时候,学生们刚刚被封住的笑
又被点开了。
莫言之所以走上文学道路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小时候就听
说,作家很赚钱,城里的某个作家天天都吃饺子。
“要知道,我们那时候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饺子吃,但是
作家却能天天吃饺子。当时我就觉得,当作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
“到后来,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因为我想买一双新皮鞋……”
其实这种事
本身没什么好笑的,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一个作家走上文学道路竟然会这么有“功利
”,这种剧烈的反差,加上莫言他们幽默的叙述手法,让事
变得非常有趣。
等到前面所有
都讲完了,终于
到于东。
大家都盯着于东,想看看于东走上文学道路,是否也像余桦他们一样有趣。
不过结果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因为于东走上文学道路的原因很无趣。
“文学对我来说是件很
常的事
,我想,对于各位来说应该也是一样,它跟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