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姑
打了个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李东老姑
也很开心。
…………
中午,李东就在大舅这吃的饭。
二舅,张晨阳,杨文松,滕飞,还有大舅妈二舅妈,张晨星、张晨月、张晨光,一帮
听说李东回来了,都从城里过来了。
一起吃的饭。
李东问了问二舅那边工程进展
况。
二舅说一切顺利。
张晨阳则说,动迁过程中遇到了几个刺
,不过被二舅三下五除二给解决了。
李东心中一惊,忙问怎么解决的。
张晨阳不无得意的说,一共三家,一家是个老无赖,一家是教师,还有一家做小买卖的。
那个老无赖老婆死好多年了,只有一个儿子在省城,大学刚毕业。
张晨阳联系了几个省城的朋友,把那小子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然后,玩了个仙
跳。
拿住把柄之后,回来就跟那老无赖说,要么老老实实的签了协议,要么,他们就告他儿子,让他儿子去坐牢。
老无赖害怕了,老老实实的就签了协议。
教师那一家,手段就温和了许多,那老教师是个民办教师,一直没转成公办,二舅托关系给他转成了正式的,老教师很感激,二话不说就把协议签了。
那家做小买卖的,就是在城里租了个门
卖油条。
二舅就把那门
给买下来了。
不签协议,就让他滚蛋,签了协议,租金降一半儿。
那家也痛痛快快的签了协议。
都没用什么
力手段,略施小计,就把三个刺
全拿下了。
因为动迁工程完成的很顺利,二舅还受到了市领导的褒奖。
其中一位专门负责此事的领导还跟二舅私下里承诺,以后市里的这种拆迁改造工程,都
给二舅了。
李东这才放下心来。
也不得不佩服二舅。
正所谓恶
还得恶
磨,二舅对付这种刺
,还真挺有一套的。
而且,通过这事,二舅这也算是跟市里领导搭上关系了。
有了这层关系,二舅再注意一点,别做些出格的事,想来这一世扫黑除恶应该扫不到二舅了。
李东又问二舅,项目什么时候动工。
二舅说开春就动工。
李东问资金方面有没有问题。
二舅说问题不大,都不用他去找,已经有几家银行主动找他了,给他批了十个亿的额度,足够用了。
李东想了想,十个亿的启动资金,确实是足够用了。
便又嘱咐二舅,这个项目,是盛海地产的第一个项目,一定要做好了。
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不能为了省钱,弄些豆腐渣工程。
各个环节的监督审查工作要到位,防止施工单位在中间滥竽充数,以次充好,欺上瞒下。
另外,坚决杜绝工程分包。
总之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
碑赢得市场。
对于李东的这番话,大舅是
以为然。
对二舅说,房子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地方,盖好了,老百姓感激你一辈子,盖不好,老百姓骂你一辈子,不能为了多挣那俩钱,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别跟前两年那个虹苑小区似的,房子盖了没两年,都快成危房了,业主天天拉横幅,老板都快成过街老鼠了,被
戳着脊梁骨骂。
二舅连连点
,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他会安排手下
,全程监督整个施工过程,谁敢给他闹些幺蛾子,就别怪他不客气。
李东又说,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都追求速度。
大量甚至溢价拿地,拿地之后,立马抵押贷款,然后尽快开工建设,尽快销售回款。
这种高周转形式,确实可以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可代价就是,房子的质量无法保证。
本该两年建好的房子,结果七个月就建好了,质量能行吗?
盛海没必要追求速度,只要把质量抓牢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去开发,靠质量和
碑去赢得市场。
而且,李东还提出,以后盛海,一定要把负债控制好了。
尽可能的以自有资金去开发项目,不要盲目举债。
尽量不卖期房,只卖现房。
二舅对此有些疑虑,说这样搞的话,什么时候才能做大做强啊?
不贷款,只用自有资金,那一次差不多也只能开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开发周期一两年,毛利润也就百分之一二十。
那根本就不挣钱嘛。
李东说,虽然发展的慢了点,但至少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