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但维护成本却照比双发的要增加一倍,毕竟涡扇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大差不差,上了中等以上推力的维护保养步骤基本相当,就算运—17的双发比运\油—15的推力要大,可从机务的角度去看,运—17显然更加方便也更加划算。
当然维护上的成本方面只是让各国军事观察员对运—17颇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并不能成为趋之若鹜的关键所在,毕竟世界范围双发运输机那么多,维护成本低的更是一抓一大把,凭什么对运—17
有独钟?
很简单,因为运—17足够大。
要知道,在当前世界主流运输机领域,双发运输机基本上都是运—15plus或是安—32这类轻型运输机级别的。
更大的则是四发的中型机或是重型机。
双发的中型机不是没有,比如说法国和德国联合生产的c—160运输机,起飞重量51吨,载重量16吨,从指标上看与苏联的安—12和美国的c—130差不太多。
问题是有些时候,就那么几吨的有效载荷就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或是此类平台的
度改进的冗余程度。
再加上安—12和c—130在任务上与c—160重叠度非常高,以至于c—160除了欧洲几个国家外,外销
况并不理想。
也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内普遍有个错觉,似乎双发运输机很难往中型以上发展。
然而这一切,在运—17身上被完全颠覆,最大起飞重量65.8吨,载重23.5吨,典型的中型运输机的指标,用的却是超乎想象的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