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的坐那,连笔都握的不对。
“李泰同学,考试不要东张西望,就算不会的题,也不要想着偷看抄袭!”
巡考的秦琅喝声道。
李泰脸腾的红了。
“我没偷看,我考完了。”
“考完了就检查,检查完就卷,不要影响别的同学!”
李泰红着脸起身,把试卷上,路过愁眉苦脸的房遗
旁边,李泰见他连贴经都还空着好多题,于是故意把卷子往他那面展开。
房遗眼睛一亮,正要瞪大眼睛去看,结果汉王李恪立即举手揭发。
“学士,他们作弊!”
秦琅瞪了李泰一眼,然后对房遗道,“你也要
卷吗?”
房遗看着还有好多没答的卷子,可是又根本不会,好不容易有个机会抄一下还被揭发,当即气的
罐子
摔,“嗯,学生也要
卷。”
两一前一后把卷子上
,秦琅扫了眼房遗
大片空白的卷子,“出去!”
房遗灰溜溜的跟着李泰后面出去。
走出教室,房遗倒没忘记刚才卫王的仗义,“谢大王刚才帮忙。”
小胖子倒是遗憾,“可惜让汉王举报了。”
两于是在那画圈圈骂李恪小
。
考完经学,接着考史学。
题目更加简单,主要就是考的左传等三传的内容,还只考他们已经教学过的部份,第一道题便是问,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这种题目简直是送分,李泰又是一个
卷,但房遗
这样不好好学习的依然好多答不出来。
连考三天。
六学考完,然后便是礼乐御,都是课堂外的考试,也十分简单。骑马、御车的考试,都只考些基本的
作,礼和乐也都是
门级的。
这些学生们多数是贵族子弟,这些倒是都早有接触。
整个考试下来,唯有新学的
班手李存义,几乎是十科白卷,他什么也不会,甚至连字都不会写。
国子监祭酒孔颍达和教授陆德明等被秦琅请来阅卷,秦琅直接从崇贤馆搬了一千贴纸,还有不少笔墨等文具过去,另外又备了些腊熏
,这种赤果果的礼物,孔颍达等无法拒绝。
他们也都想来看看秦琅搞的崇贤馆期中联考是怎么回事,于是欣然收下礼物前来,当然,这绝对不是因为礼物才来的。
每科一百多份卷子都已经糊过名了。
国子监的老师们叉阅卷,每张卷子要经过十名老师的,各自打分,最后统计成绩,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总分平均,为最终成绩。
“这十科科目很特别啊!”
孔颍达惊呼。
“感觉比朝廷科举的考试还要更全面些。”
陆德明看了一遍卷子,“就是感觉内容有些简单,但出题也比较有讲究,挺适合崇贤馆这个年纪的学生们。”
这么相比起来,家崇贤馆的学生虽然个个才都是十岁以下,多数是六七岁的,可学的好像比国子监的要强啊。
国子监是起码十三岁以上的学生,分为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律学、书学等,各有专攻,可家崇贤馆居然考的包括了他们所有六学,居然还要考六艺。
哪怕这考的都是门级的,但仅仅是经学这科里的主修四经选修五经的
作,就骚的很,远远超过他们啊。
“听说这次崇贤馆期中考试都是秦学士的主意,了得!”
“经学之外,还另设了史学和文学,我觉得这个分法有些意思!”孔颍达道,九经里本来就包括了三传和诗、书等,可秦琅依然还另设了史学与文学。
“你看看这,中华上下三千年?想不到秦琅居然还给崇贤馆的学生们编了一本华夏简史,你看过这本书吗?”陆德明问。
“没有,秦琅三字经外,又编了本书?”
孔颍达也惊讶起来,在这个时代,读书本身就少,能称为师的大儒名士更少,而其中能真正著书立说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华夏历史传承,靠的是史家之笔代代传承。
写的好的史书更少。
而秦琅居然自己编了一本史书做为崇贤馆学士们学习历史的书?
虽然看介绍是本简史,跨度也大,记载了华夏三千年历史,但没点本事敢写?
两马上去找秦琅。
“中华上下三千年?”秦琅听完他们的来意,“你说这个啊,这是我之前给学生们编的史学辅导课本,其实就是一本华夏简史,是通俗版本,以便适应崇贤馆的少儿学生们了解我华夏历史。
这样的书当然比不得史记啊左传啊这种辉煌史书。
“快拿来看看。”
秦琅找来一本递给孔颍达,这还是手抄本,第一篇是盘古开天辟地,与其说是历史书,倒不如是本历史小故事书,把华夏重大的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