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到那一步,但凡有点选择,总有
会想赌一把的。
哪怕希望渺茫。
“这么说来,反倒是那个什么南诏国的细阿逻有些骨骼清奇啊,在那些蛮子中倒显得十分了得,简直是鹤立
群了,这家伙怎么这么聪明?”
秦琅笑笑,关于这个细阿逻他还真知道些底细的。
“若没些本事,你以为一个农夫是怎么成了国王婿,甚至让国王把王位传给自己的?”
牛见虎瞪大眼睛,“不会吧,那细阿逻是个农夫?”
“没错,说来话长,这个细阿逻的故事可是很传奇的,他家本是哀牢王族中的舍龙一族,舍龙意为大老虎。后来因为被哀牢王迫害,避难迁居至邪龙。这个邪龙原本也是哀牢国领土,后来汉
滇地,强行设置为邪龙县,归益州管辖,只是后来汉朝势力退出后,被豪酋占据。
据说到了诸葛南征的时候,到达白崖,立当地豪酋龙佑那为酋长,赐姓张氏,称白国,或建宁国,传三十二世至张乐进求,这个张乐进求就是细阿逻的丈
了。在武德末和贞观初都曾派使到长安朝贡天子,被封为首领大将军。
张氏白子国自传说中的战国时代的国王仁果开始,到三国时的龙佑那,再到贞观初的张乐进求,延续了三十三代,历经了七百多年的历史。”
牛见虎更惊讶了,“从春秋战国到隋唐?延续三十三代,吹牛吧?这种蛮地,还有这么厉害的部落?就算是哀牢国,也没这么久远啊。”
秦琅倒也没反驳,他自己也认为虽然蛮子们世代这般传唱白子国的历史,但这历史肯定也非全是信史。
他相信白子国历史上肯定也经历过一些改朝换代,就好比林邑国,从汉至今,国王都姓范,可实际上却已经更替了四个王朝,只是他们的国王都用了范做为汉姓而已。
而这白子国,也可能早经历过许多更替,只是后来的依然沿用了这个国名,甚至后来一直沿用张姓罢了。
就如白子国传承到现在,张乐进求不就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婿细
阿逻嘛。
当然这个传位其实也不是什么传说中的禅让,因为张乐进求并不是没有儿子,就算他没儿子,张家传了几百年,王族也是支系众多的,哪会传给外。
细阿逻少年时是个农夫没错,但别忘记他家祖上可是哀牢王族中的舍龙一族,后来避难到邪龙,舍龙一族到来后,得到许多邪龙当地的哀牢
的支持,他们的势力不断扩充壮大,逐渐的形成了白子国中一个以舍龙一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
而白子国其实本质上,也只是一个部落联盟而已。
从秦汉开始,中原不断向西南扩张殖民,无数的汉移民过来,那个时候移民,往往是整个家族迁移过来,伴随着王朝政治军事势力的介
,汉族移民、商
也大量进
,汉文化随之传播。
一直到隋唐,七八百年的时间里,汉移民与当地的蛮夷融合,汉大姓与蛮族夷帅,据地称雄,时间长久,许多南迁的汉族因与中原内地相隔许远,联系不便,也渐渐的变服从其俗,走上了夷化的道路。
滇西地区的白蛮,其实正是从汉武帝开拓西南开始移民进的汉族
与当地蛮夷融合后的群体。
就如爨氏家族,在蜀汉时,也仅是南中八大姓的一家而已。
汉武帝开拓西南,进云南后,最早就是进
洱海一带,所以后世大理、祥云、大姚一带
通线上的原昆明夷,与汉晋以来不断迁
的汉民族融合,形成众多部落。
在洱海以及周边地区,散布着大量的部落,统辖的多的五六百户,少的二三百户,且都是从事农耕为主,这些部落也大多是汉姓,以杨、赵、李、董、张等为主,他们各据山川,营造城郭,不相役属,文化上,这些部落语言仍非常接近汉语,他们用的文字、甚至是习俗等,也与中原汉族接近,因其本就是传承的汉晋时的中原文明。
这些部落,其实就是当年的汉晋殖民者们整合一些土著蛮夷后,形成的类似于城邦的体制,城邦与城邦之间,还建立了城邦联盟。
张氏白子国,其实正是这样一个洱海城邦联盟。
细阿逻本是滇地古国哀牢王国的王族一支,他们家迁到白子国内定居后,很快得到许多这里的哀牢族
的支持,于是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强力的族群联盟。
最终,这支舍龙部落联盟,对张氏所占据的白子国城邦联盟的盟主地位发起了冲击,经过战争之后,张氏不敌舍龙,最终张氏不得不求和,甚至把儿嫁给了细
阿逻以求和。
这个和亲,暂时缓和了双方的关系,但并没有维持太久的和平,舍龙部落实力越来越强,最终细阿逻还是对张氏发起了最后总攻,张氏不敌,城邦陷落,最终国王张乐进求也不得不‘禅让’王位给细
阿罗。
而细阿逻在接受了禅让之后,也正式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定都巄屿图山。
因这个大蒙国,乃是由舍龙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