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的读死书,不懂练达,这样的就算考中状元也难成大器。蔷哥儿这样的,既读的好书,又通经济营生,早晚能当大官儿!到时候,我就是大官儿的舅母。蔷哥儿爹娘死的早,你们说到时候他会不会给我请个诰命?”
刘大妞笑道:“娘,你还是快去歇着睡吧,睡着了才好继续做这春秋大梦!”
众闻言大笑。
……
翌黎明。
读罢一个时辰《论语注疏》,又临摹了大半个时辰的《多宝塔碑》,直到辰时三刻才停下早课。
贾蔷出了垂花门,在抄手游廊上一边回忆所学,一边听着夏末蝉鸣,感慨他这个工科男转科不易。
最起码现在可以确定,他在八文上的天赋,只能称得上中平。
若非前身留下来的清晰记忆,让他在帖经、墨义上不怎么费力,那他连中平都算不上。
因为在制艺题上,他至今还未摸到门槛……
八文和他后世理解的并不相同,题目从四书中出,答题代圣
气立言,从朱子集注中阐发,这些倒是能靠读书背书就能搞定。
但是写文第一步如何题,这就不是靠知识积累,而看个
的悟
。
一篇文章的好坏,有无灵气,从第一步题起就注定了。
就好比武林高手过招,往往都是一招见高低。
是不是那块料,到没到那个境界层次,一眼可知。
好些老童生考了一辈子,从稚童苦读到白发苍苍,爹娘兄弟尽殁,也考不中一次,便是这个缘故。
悟高低是天赋,和努力勤奋关系不大。
贾蔷怀疑他的悟未必有多好,但也说不准,也可能和他至今未有名师指点
门有关。
或许,他应该去拜个名师去好好学学,闭门读书实在是事倍功半,寸步难行。
可是,以他目前的处境,又能到哪去寻得名师呢?
名师对弟子的考察必也极严,可他上,还背着“忤逆不孝”之名。
贾家又即将迎来最后的春天,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这个时候,谁敢收他为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