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银河系内的主要文明,但灭亡于复眼文明之手。
科学家们也对比了陈锋在影视作品中刻画出的复眼者战舰的材料、
能与武器,推测复眼者的战舰的确吸收了迷族的部分科技。
迷族本身应该是一种以金属为主,再结合少部分有机物的奇特机械文明。
至于迷族灭亡的时间,则在五十到一百万年前。
这样强大的先进文明在猎户臂内都悄无声息的消失,只留下一艘搁浅的逃生舰,复眼者的凶狠与强大可见一斑。
自此,两大殖民地几乎同时做出决定,违背誓言,尝试与母星联系。
但诡异的事
发生了。
他们可以看到太阳系内的一切,但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向母星发送信号都是泥牛
海,不得回复。
哪怕他们切换到母星的量子网络频道,结果也别无二致。
这让两个殖民地里的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将其归咎于太阳系屏障,并得出新的结论。
太阳系内的
与设备,其实看不到外面的
况。
星空依然存在,但光线和信号均被屏障扭曲隔离,并且距离越远,扭曲的幅度越大。
所以自2500年后,地球文明已经无法对外面的宇宙进行真实观察,能检索的只有两光年内的虚无
空,至于其他的宇宙背景,都已是虚假的宇宙环境了。
虽然无法和母星联络,但殖民地相互间却成功取得了联系,各自快速互通有无,并继续沿着各自擅长的方向推进科技。
只可惜双方距离太远,科考船虽然能往来,但无法进行大面积的物资
换,所以各自的战舰依然沿着各自主要的发展方向进化。
两个殖民地中的
曾考虑过是否要派遣科研船回太阳系附近,尝试隔着屏障与母星
流,但因顾虑可能提前
露信息,最终未能成行。
一来是母星内走了另一条科技发展道路,并不比自己落后,吸收了自己的这些东西未必有好处,二来是与其提前
露,倒不如穷兵黩武的组织起庞大的舰队,在战争时刻以奇兵的形式回到战场,打复眼者的球型战舰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舰队如果出现在战场,肯定会瞬间
露殖民地的位置。
但那又怎么样呢?
敌
的舰队都来到这附近了,本也不会空手而归。
与其各自等死,不如回家乡奋力一搏。
毕竟时间只有短短五百年,
类能做的事实在太少了,只能说能做一点是一点。
在冲锋陷阵的过程中,陈锋大体扫完了这些资料。
他有自己的看法。
那些被殖民地视为不值一提的低级文明的科技路线和生命形态各有特异之处。
虽然低级文明的总体实力偏低,殖民地与对方也只是信息层面的初步接触,并未形成商贸与科技沟通体系,但陈锋认为,以
类包罗万象的特
,依然应该尝试与这些低级文明加
接触,取长补短,只要能接收其特长,将之容纳
类的自有体系,哪怕只是一个创意,都能得到巨大的好处。
只可惜这次殖民地做得还不够好。
但这是非战之罪。
宇宙实在太大,即便只是个“小小”银河系,半径也有五万光年。
只是银河系中的小小部分的猎户臂,也长达两万多光年。
即使以光速飞行,这路途也实在太遥远遥远了。
五百年真的只是弹指一挥,什么事也做不成。
一千年也好不到哪儿去。
同时,陈锋也可以确凿的认为复眼文明的确是目前银河系的统治者。
目前正在讨论的三方科学家中,有部分太阳战区的
认为复眼文明可能为银河系内部崛起的新晋文明。
但陈锋不这样看,他坚定的认为复眼者必然是来自遥远的室
座本星系团的
侵者。
他们在完成科技孵化后,派遣出了舰队,抵达银河系后掀起了战争,击败了迷族。
然后复眼者开始用极为铁血的风格统治银河系。
统治手段很简单粗
,派遣球型战舰巡逻,一旦发现潜力文明便实行剿灭。
有可能复眼者在十六七八世纪时曾光顾过地球,但那时候的地球
太弱小,不值一提。
二十一世纪时,0.7级的地球文明原本也不该进
被剿灭的范畴。
在第一条时间线中,二十六世纪的地球文明距离稳定的恒星系级宇航能力依然咫尺天涯。
理论上,当时的地球
依然应该是安全的。
从结果上看,
类文明是因旅行者提前进
高等文明的视野,随后复眼者投放太阳系屏障以封锁,然后派遣巡逻者(球型战舰)实施剿灭。
如此这般一直持续了七条时间线,在第八次时,复眼文明发现球型战舰可能不足以应对局面,再派遣出了棱舰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