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空间内重建了那块金属,竟一模一样。
此后,繁星带领着
类科学家不断尝试建立更稳定的亚空间通道,投放的东西从纯粹的能量变成越来越多的物质,再到活物,最后两名志愿者驾驶着小型飞船成功穿越实验型星门,宣告了这项技术的成立。
相互联通的星门最大距离不得超过一百光年。
这个距离目前还没能突
,科学家初步推测原因应该是距离太远后,星门背后的亚空间不足以支撑外部空间的折叠效应,无法对抗宇宙空间自然的恢复“直线”的基本规则。
到目前为止,
类一共建立了一千零二十四座星门,分别位于文明疆域的各处,是重要的
通枢纽。
星门的概念与陈锋曾在二十一世纪的科幻中看到过的
工虫
十分相似。
总之,
类在统一力、反物质和暗能量这三项核心科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猎户臂
类还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另一个项目——暗能量综合提取。
科考探索飞船在猎户臂的上方,距离太阳系三千光年外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稳定小型暗能量黑
,引力的核心影响范围直径大约仅有木星大小,结构十分稳定。
类已经在这暗能量黑
的外部建造了直径堪比木星公转轨道的庞大旋转轨道球。
轨道球由无数根
错开的巨大金属环组成,像古代
蹴鞠用的藤球。
金属环通过高速自旋与高强度稳定结构对抗黑
引力,在金属球的外部又蔓延生长着一张更巨大的黑色戴森膜。
这张戴森膜不吸收阳光,而是吸收辐
能。
辐
能来自
类主动向这个小型暗能量黑
投放物质时逸散而出,并会被轨道球圆环上的绝对反
镜反复加速,凭空制造出新的能量。
理论上,在
类“填满”这个暗能量黑
之前,它都能对外释放能量,这个时间长达几十亿年。
并且,由于暗能量在可见宇宙中具备负质量效应,
类要带着这个暗能量黑
离开可要比带着恒星作为引擎动力离开轻松多了。
甚至,如果能建成庞大的曲率泡,理论上
类甚至可以将戴森膜、旋转轨道球和暗能量黑
一起带着,以超曲运动的方式离开。
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
类将有机会离开银河系,去往河外星系,甚至去到更无尽遥远的宇宙。
陈锋被这条时间线里的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震惊了。
他还只在想着如何在银河系内部击溃复眼者,后
们却先他一步开始琢磨如何离开银河系。
这不失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如果
类还有个几百万年,说不定这些疯狂的科学家后
们真能琢磨出点什么东西来,真能成功。
可惜,时间不够了。
除此之外,目前
类文明执行的体制是群星联邦制,相互间缔结守望相助的最高条约,不同的行星系相互间地位基本平等。
14400个行星系一共选出了14400个行星系代表,以及另外六千余名其他诸如科学、政治、军事上的核心代表
物。
重要决策将会在量子网络中进行公投。
另外还有一个最高委员会,以快速解决一些内部纠纷。
类也为这个全新的文明体系起了个新名字。
陈锋看着这名字时,倒是很违和。
晨风帝国。
这让他很无语。
明明是个联邦制,却起名帝国,当真滑稽。
晨风帝国的疆域一共被划分为两层,共七十二个星区。
分别为内层的八大核心星区,外层的64发展星区。
八大核心区的几何中心点,正好是太阳系。
14400个殖民行星系分布于这七十二个星区中,倒不算平均。
毕竟绝大部分恒星压根就没有行星,行星改造的机会都没有。
类的确可以从无到有的自建行星,但这样发展的效率太慢。
陈锋扫完了总体
况,基本满意。
他在心中默了一下,这条时间线里的
类进展还不错,科技进程大体相当于第八条时间线里三十五世纪的样子,又多偷得五百年。
但其实……强得有限,并且目前已经陷
瓶颈。
以他的经验来看,仅仅以当前
类现有的东西,是拿复眼者的棱形战舰没什么办法的。
质变的只是疆域,除了不具备战争攻防能力的量子折跃星门之外,
类在别的方面依然没取得足够多的质变。
类也探索了许多过尚未达到1级文明的其他弱势文明,但也并未得到特别有效的启发。
想冲
棱舰的封锁,亦或是打碎棱舰的外壳,现在还不够。
他还没看到战胜的希望。
他甚至隐约能预见到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大抵与迷族战败的过程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