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意见。
高仙芝虽执掌四镇知兵使这一职务,但仍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与朝廷进行沟通,所有的一切还要落实在夫蒙灵察身上。
夫蒙灵察随着年岁增长,开始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和功勋,失去了开拓的锐气。与年轻
急欲建功立业相比,他只字不提远征小勃律的事
。即使在河西节度使的任上,他也采用积极防守战略,无论是对河西走廊以西的强敌吐蕃,还是河西走廊以东的突厥,都只是命令安思顺,李光弼等
固守维持,绝不肯主动出击。
任何暮气沉沉的
都有这样的想法,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况且胜败本来就是兵家常事。他此生两次平定突骑施内
,功勋已经足够,何必在自己的晚年填上不确定因素呢,万一进攻失败,他过去的功勋不就沾染上污点了吗?
夫蒙灵察的保守防御对他来确实稳妥,但皇帝却不似他这般想,年岁比他还要苍老的唐玄宗,对政事没有了以前那般热心,但对于帝国的扩张和边功,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
。
他的保守显然不符合皇帝的开拓进取
神,他自己显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等他发现的时候,就该感觉自己不再适合呆在这个位置上。皇帝曾三次让李林甫向他询问远征小勃律的时机,前两次他都认为不合时机,等到第三次的时候他认为无法再敷衍推脱,向圣
举荐了安西四镇知兵使高仙芝。
老将这一点还算清醒,认为开拓
的事业需要有开拓
神的年轻
来
。
这个时候已经是天宝五载初,玄宗皇帝下了敇旨命高仙芝陈述兵事,高仙芝也果然不负皇帝期望,洋洋洒洒写了两千言,将对小勃律用兵的利弊,后勤保障,行军路线,作战思路,和善后事宜全部誊写了出来。而这些内容李嗣业和高仙芝两
早已在驿站来往的书信中讨论了无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