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大军也不敢大规模长时间使用,不然怕是唐军早就支撑不住,甚至被吐蕃大军反攻
大唐境内了。
可就是如此,唐军也是吃足了苦
,损失也是相当惨重。
若非后续支援及时,加上统帅能力出众,怕是眼下的
况更加糟糕。
当李恪拿着信物,赶到唐军驻地的时候,唐军眼下就是这么个尴尬处境。
再没有应对吐蕃军队秘法的
况下,想要彻底解决对面的吐蕃大军,显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起码,听闻消息主动出营接待的唐军统帅,直接在李恪跟前表露了这样的心思。
李恪倒是不以为然,他也没有抢夺对方指挥权的意思。
当过皇帝也做过霸主,自然对军中事务了然于心。
面对小心翼翼却又谨慎防备的唐军统帅,倒是没有
发什么不好的脾气。
“具体的
况跟我说说吧,我这次过来是帮你们排忧解难的,可没兴趣染指什么军权!”
李恪好笑道:“我真要是强行夺权,你们难道还敢反抗不成,想多了吧?”
一番话,说的唐军统帅和几位核心将领面面相觑好不尴尬,同时心中也暗暗松了
气。
他们又不是傻吊,李恪把话都说开了,显然并没有夺权的意思,他们也算是以小
之心,度了一回君子之腹。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配合吧。
唐皇李世民将李恪派来,总不可能是和他们开玩笑的吧。
显然,唐皇不会这么无聊,行事也不会这么无脑。
他们将之前的战事,还有眼下遇到的状况,以及困难全部都说道清楚,最后无奈表示,要是没办法
除吐蕃大军的古怪手段,唐军最后只有撤退一途。
当然,唐军不是没有打过败仗,就算撤退也算不得什么。
唐皇李世民可是打仗的行家,只要了解其中缘由,就不会太过苛责唐军统帅和一
将领。
只是,若唐军主动撤退,会不会助长了吐蕃大军的气焰?
若是吐蕃大军跟着撤退的唐军,意欲杀
大唐境内可如何是好?
从它国疆域撤军,和被它国军队杀
本国疆域,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到时候,边疆地域大打出手,受苦受难的就是大唐百姓了。
以唐皇李世民的
格,绝对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不说此时的唐军统帅和将领会倒大霉,吐蕃大军有秘法在手战力极强,到时候唐军的损失可就惨重了。
不管于公于私,眼下唐军最好的选择,就是将对面的吐蕃大军
翻,起码也得重创,打得他们不敢有其他心思。
李恪自然知晓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不然也不会
跑来唐军大营。
一旦消息传回长安,一些有心
可就坐不住了。
还是那句话,他的身份太过敏感了。
唐皇李世民的庶长子,在嫡长太子和嫡次子全部被废的当下,李恪这个庶长子的身份格外刺眼。
若是叫有心
怀疑他有染指军权的想法,那以后就别想安生修炼了。
以前,他还对李世民的掌控能力比较有信心。
可游历过一番,看到过大唐境内的真实
况后,他可不会这么认为了。
世家大族的力量,确实有些过分强悍了。
不然,也不会出现李世民想和顶级世家大族联姻,
家根本就不搭理的尴尬
况出现。
想想这个身份的便宜祖父杨广是怎么倒霉的,就可以知晓世家大族到底有多猖狂。
若是叫某些存在,以为他有了夺嫡的心思,之后的手段可就要层出不穷了。
李恪自然不怕这些,可是怕麻烦啊。
不说旁的,时不时被打扰,那真就是膈应
了。
当然了,李恪既然应下了李世民的吩咐,自然也不会真的袖手旁观。
对唐军的处境有了清晰认识后,接下来就是对吐蕃大军,特别是施展过秘法的吐蕃军将的了解了。
他并没有只听唐军统帅的讲解,特别示意这厮调动大军,和吐蕃大军
上一场,他要混在军中仔细观察体会。
这个要求,叫唐军统帅很是为难,不过最后挨不过李恪的说辞,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不答应不行,除非他真的不在乎
上的官帽,那怎么可能?
只是李恪这个幌子若是出了意外,估计这厮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想要下定决心也是相当考验
心的,他刻意安排了相当严密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