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叹息:
难怪前世的时候,老陈要动手……
新
这样的
权结构和董事会的
况,简直就像是一个任
采摘的诱
鲜桃啊!
而且新
的基本面很不错:
03年已经全面盈利,在今年7月底刚刚发布的04年二季度财报中,
营收4920万美元,其中广告收
1550万美元(占比32%),无线收
3370万美元(占比68%),利润1800万美元。
04年全年预计的营收能够达到2亿美元,利润超过6000万美元。
此外,新
的现金及短期投资余额也有2.75亿美元。
再考虑到新
在门户网站,网络新闻媒体市场第一的影响力……
隋波觉得,自己不出手收购新
,
简直都对不起新
这帮
东们,折腾出的局面!
…………
隋波不想像老陈那样,搞的满城风雨,最后还功亏一篑。
先搞定董事会和管理层,然后才通过机构和基金来吸纳新
的
权,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
收购也有两种方式,善意收购和恶意收购。
新
在国内舆论的影响力太特殊了!
除非万不得已,隋波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善意收购的方式,平稳的处理。
只是,在和老段谈之前,他还需要想清楚,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收购。
隋波找来张奕,两
仔细商量了一下收购策略。
“波总,你是想用易迅来收购新
?”张奕听了他的想法后,眉
皱了起来。
“易迅是联
所上市公司,新
又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这种跨境并购,
作起来会非常复杂。需要同时符合大陆、港
所、sec各地的并购法律,并获得审批……”
隋波这才反应过来。
对啊,这可不像当年的盛大收购案,两家都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只需要用现金+
票,换
并购的方式就可以了。
如果用易迅来收购的话,那就属于跨境并购了……
一般跨境并购的案例,为了便于
作,大多会对被收购方进行私有化,通过溢价的方式来回收公众
份,以保证并购能够顺利完成,也避免大量小
东和投资者的诉讼。
可隋波并不打算把新
私有化啊!
上市公司私有化之后,除非另外选择
易所二次上市,否则无论是市场影响力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度,都会大幅下降。
以新
在国内门户网站和网络媒体的门面地位,私有化会触及很大一批
的利益的!
“joe,那你有什么建议吗?”隋波问道。
专业的问题,还是让专业的
来解决吧。
张奕想了一阵,才道:
“我建议,还是由你个
,联合易迅、易趣,以
的方式成为大
东,获得新
的控
权,进而进
董事会,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这样的话,还是普通的投资行为,动静会小很多!”
隋波一听,
嗐!这不就是盛大的套路吗?
不过就是把换
收购,变成了现金收购呗……
也是,在前世,老陈那时候已经是首富了。
身边肯定也有一大堆投行的专业
士,给他筹谋划策。
这样
作起来,的确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
现在新
的
权非常分散,从机构和基金处很容易就能买到大量的新
份。
只要不超过20%,就不需要并表损益。
前世老陈悄悄买到19.5%,然后对外宣布正式启动收购,可以说已经考虑非常周详了,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隋波如果动用易趣和易迅,并且加上自己的私
信托同时吸纳新
票的话,更不会触及到sec的披露线。
当然,为了避免新
方面的抵触
绪。
前期的沟通和谈判是必须的。
在前世时,老陈为什么始终和老段、汪延等
没有谈妥,坊间并没有明确的消息,但大致的推断都是老陈不愿意出太高的价钱。
毕竟当时盛大的资金有限,只有4.42亿美元,而且其中还有1.667亿美元应预留用于支付而不能用于收购。
也就是说,当时盛大只有2.753亿美元的收购资金。而且前期为了先拿下19.5%的
份,盛大现已投
2.3亿资金。这就表明了老陈后续的收购资金不足。
而且,当时盛大收购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其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未来还有一定的偿付压力。
所以面对老段的狮子大开
,老陈选择了“硬上”,也是没办法。
另外,老陈当时估计太自信了,并没有把新
董事会的其他利益方和管理层“安抚”好。
隋波要想顺利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