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
所有的墓主都是死后经由他
之手下葬,这个过程中也并非没有可能出现一些墓主
意料之外的事
。
就说鲁班,他乃是跳下郢城城墙而死。
那么死后便必定要有将他的尸首带来公输冢,再根据他的遗愿进行安葬,若是那
对鲁班心有怨念,做出任何事
都有可能。
所以……
吴良望向了这片竖葬棺围拢着的那个疑似“机封”的“金属集装箱”。
在搞清楚这“黄泉”究竟是河中黄泉之前,到底开不开,这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他知道于吉不会说谎。
因此心中也是有些疑虑。
与此前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同,现在他发掘的古墓越多,遇上的古怪事物越多,担心的事反倒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毕竟他的一个决定,现在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自己一个的命运。
同样也是这些已经成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至亲们的命运,队伍越来越大,吴良需要承担的东西也越来越大。
如此抉择了良久。
“大伙先随我对这些竖葬棺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查验,看看是否能够找到其他的线索,老先生多费些心,尽可能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之后我们再决定是否开棺。”
吴良终于说道。
“老朽尽力而为。”
于吉点应道。
……
接下来,吴良等一同行动。
先是对眼前的那片竖葬棺进行了仔细清点。
果然如同孙业所说,不多不少刚好九十八,应了童男童
各七七四十九之数。
接着众又一一对这些竖葬棺才进行检查。
这时他们才终于发现,这些竖葬棺虽然并没有立碑,但却都在棺木露出来那一截的顶端刻下了一个名字。
这些名字的书写方法看起来应该全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字体。
这种字体形体修长,笔划细而首尾如一,笔势圆转流畅,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字体,正因为比较独特,阅读起来要比古齐文字略难一些。
“这些应该都是棺木中的死者名字。”
吴良暗自推测。
据他所知,通常这种被“献祭”的身份都不高,一般是不会留下名字的,有些甚至连
棺材都不配拥有。
而这里的这些被打了“绝户桩”的死者,待遇却明显要高出不少。
这也算是一个不太平常的小细节。
于是吴良将这个细节说给了于吉与孙业听,希望能听听他们对于这个细节的看法。
“这……老夫对‘打sheng桩’这种事其实并无研究,倒不知其中细节。”
于吉摇说道。
“孙某倒是知道一些,诚如公子所说,通常被‘打sheng桩’的都只能算是活祭品,没有必要留下姓名,就算是举行仪式时宣读的祷文中也并不会提及姓名,只会将其笼统称呼童男童
,与其余祭品一概论之。”
孙业则颇为详尽的说道。
说完,孙业又提出了一个被众忽略掉了的问题:“不知阁下是否发现,这些竖葬棺材虽然制式与规格一般无二,外层也都使用黑漆覆盖,但其实使用的木料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常见的柏木与松木,有的却是较好一些的杉木与椴木,甚至还有的用了并不适合制作棺材的油桐木。”
“哦?竟有此事?”
吴良听完一愣,连忙凑到最近的一棺材旁边仔细查看。
其实这倒不是他疏忽大意,主要还是因为棺材外面涂上的那层黑漆妨碍了他的观察,再加上他对木料的了解本就只是门水平,自然不太容易看得出来。
结果他如此凑近了细细查看,依旧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倒令吴良对孙业刮目相看了起来,不愧是这方面的行家,隔着一层黑漆、甚至被杨万里背着与那些棺材保持着一些距离,都能轻松看出下面的木料。
不过吴良现在的关注点,更多还是在由此延伸出来的出题上面。
这些竖葬棺的制式与规格一般无二,但是用的木料却是五花八门,这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
按照常理来讲。
如果是统一制作的话,通常况下会大批量采购一种木材,制作出来的棺材材料自然不会有所区别。
而如果是分批制作的话,就又有说法了。
就拿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来说,那些兵马俑就是找不同的工匠分批次制作而成,因此不论是外貌、工艺、材料等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如此才造就了形态各异的场面,仿佛每一个兵马俑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一般。
所以……
“孙先生,除了木料之外,你再看看这些棺材的工艺是否也有差别?”
吴良想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