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采访实录节选·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
笔者是在2020年年末见到赵博文的,这位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
程安排得很紧,工作很忙,在微信上约定的
期推迟了两次,他才抽出时间接受笔者的专访。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我们在中山路附近找了一家咖啡馆,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笔者一点四十就到了,在小桌上打开电脑和手机,点了一杯茶,等到两点时,赵博文准时到场。南京的冬天仍然很冷,玻璃落地窗外还下着毛毛细雨,一个高挑瘦削的男
推开咖啡馆的门走进来,灰色的长风衣,黑色长裤,玳瑁框眼镜,手里捏着折叠伞,他抬起
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我的身上。
我轻轻地挥挥手,他也挥挥手。
目的
与携带信息,这是两个物理概念?
我问。
不。
坐在对面的男
摆摆手,笑了。
这是两个
胡概念。
胡?我有些惊奇。
严格来说,就是
胡。
赵博文点点
。
我们没有来得及做任何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尽管它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了指导作用,是挺有用的,但有用和正确是两码事,天瑞老师,你清楚我们当时的境况,是死马当活马医,所有
两眼都是一抹黑,你只知道过不了多久天就要塌下来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
赵博文挠了挠额角。
如果要
研究的话,这或许是一个可以颠覆现代物理学体系的重大切
,但是么,当时的
况是一切以逆转未来、消弭灾难为最优先目的,其他事都被放下了,毕竟要是
类都毁灭了,那研究物理还有什么作用?是吧?整个事件结束之后,我们倒是有足够的时间和
力来研究这个问题……可是又没机会了。
教授说着端起桌上的热咖啡,呡了一小
。
嗯,这咖啡味道还行。
他抬起
对我点了点
。
那姑娘是个好孩子。
他忽然说。
笔者愣了一下,旋即点
,是的,她是个好孩子。
赵博文自知失语,稍有点尴尬地笑笑,埋
接着喝咖啡。
教授,你刚刚提及目的
和携带信息这两个概念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指导作用,请问什么叫目的
?什么又叫携带信息?
我说。
是,它们确实起到了作用,让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摸索,目的
其实是个负面buff,它会让这个世界阻挠你,打个比方来说,我相信天瑞老师你
常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经验,某个东西找不到了,你越是努力地去找,偏偏越找不着,但你要是不刻意地找,它什么时候就自己蹦出来了。
笔者:这只是单纯因为你近视吧?
赵博文:你礼貌吗?
·
·
·
赵博文接着说:
这个负面buff,在时光慢递中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你的目的
越强,遭到的阻挠就会越大,运送失败的概率越大。
可是目的
是我们
类的主观思维,它仅仅是我们大脑中的意向,比如说我想去某个地方,我想把这杯咖啡给某个
,这种思想能影响客观的物理世界吗?
我有些疑惑。
有点玄乎,对吧?就像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诠释,薛定谔的那只猫,观察者能够决定猫的生死,你不去看它,它就是波函数的叠加态,你一看,它就坍塌成了一个确定状态,好像观察者本
的思维在影响客观世界。
赵博文笑了笑。
不过在这里,目的
并非一个唯心的概念,它是有实在影响的,我仍然举那个老例子,天瑞老师,我把一颗石子随便扔在门外,以及把它藏在路边的花坛里让某个
来取,这两种行为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行为毫无目的,第二种行为有明确目的。
我回答。
赵博文点点
:
根本区别在哪儿?
我窒住了。
赵博文又喝了一
咖啡,揭晓答案:
很简单,区别在于是否携带了信息,天瑞老师……你听说过香农么?
·
·
·
笔者从未想到会在咖啡馆里和物理学教授讨论香农的信息论,那个白发苍苍的长脸老
毫无疑问是
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是信息时代的理论奠基
,是一个
搞定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奇葩,当代发达的互联网和信息产业——无论什么2g、3g、456g都得跪下来叫他一声祖师爷。
在赵博文看来,目的
的根本特征是携带信息,你把石
随手往外一丢,这种行为不携带任何信息,但你要是把石子埋在花坛里,等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