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南方白保守势力无论怎样蹦达,始终被我们牵着鼻子走,直至最后灭亡。”
“元鼎,如今听你说来依然惊心动魄,倍加惊险,我只是奇怪向来嚣张好战的英国为何此次偃旗息鼓?”
“呵呵……英国非不想战,而是不能战也。”
“此言何解?”
面对顾延川的疑问,李福寿淡淡一笑回答道;“不瞒老泰山,针对伦敦会做出的反应,我们已经做出了多达十几种的应对预案,如今说起来轻巧,在当时巨大压力真的令窒息。
现在回过来再看,当初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军方的沙盘推演中;
一旦澳洲形势有变,伦敦政府以最快的效率通过开战决定,势必将从英属印度总督府和海峡总督府抽调大军,组成远征军预澳洲战争。
印度总督府属于外部,海峡总督府属于殖民地部,仅牵扯到伦敦政府数个部门的齐心协力合作,共同发出一致的声音,这就是个倍加艰难而繁琐的大工程。
最快的况下,也需要两个半至三个半月才能够集结不超过5万
的远征军队,考虑到输送至澳洲漫长的海路,差不多还需要一个月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在三个半月内解决南北战争,伦敦将预战争付诸实施的可能
不超过三成。
若战事久拖不决,那么伦敦出面预的风险便会急剧扩大。
自18世纪以来,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牢牢掌握着世界海洋霸权,绝对无可以撼动。
反观英国陆军就很差点儿意思了,陆地征服战争常常以失败告终,第1次英缅战争,第1次英阿战争莫不如是,嗯,征服尼泊尔小小的廓尔喀部族,都花费了好大手脚。
基于以上判断
反复考虑之后,我决定孤注一掷掀桌子,一战彻底定鼎澳洲局势,省得夜长梦多,再起反复。
纵然英国陆军登陆澳洲,大不了把摊子打烂了再建设,这个思想准备我是充分的,考虑到了最困难的况。
别看英国凶霸霸的样子,动辄以武力相威胁,其实真正出手前必会反复考虑权衡,是否符合大英帝国利益这个首要前提?
在澳洲打一场数10万规模的远征战争,显然不是伦敦想要的局面,我在给
王陛下的密信中,曾提到愿意加
英联邦,也许这是左右伦敦内阁决定的一根稻
。”
“英联邦……这是什么鬼?”
“呵呵……最初还是在加拿大联邦共和国成立之后,想要成为英国海外领土,结果被伦敦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迫于无奈,卡纳封伯爵提出了英联邦的动议,以加拿大,南非的奥兰治自由邦,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三个国家为主体,成立共同尊奉维多利亚王陛下的英联邦,伦敦对这一动议并不积极,十几年下来八字还没一撇呢,反正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具体的还要看
况。。”
“哦,画饼充饥呀!”
顾延川恍然大悟的笑了起来,极为赞赏的点点,在这种关乎民族气运的大事件上,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把握,兴许就能起到关键
作用。
翁婿两兴致勃勃的谈了会儿,话题转到顾家国内布局上来。
大洋王国与顾氏一脉实际上是一内一外,互相扶持,互相照应,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利益通过姻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次两广总督顾延川遭受瘴疟之疾侵害,一条老命差点断送了,这给两家都提了个醒;
万一事有不谐,顾氏一脉固然是大厦倾覆,“广济堂”也等于失去了靠山,断了一条腿变成瘸子了。
雏鹰学校事关澳洲的根本,从这里培养出来千千万万热血少年学子是国王李福寿最坚定的信徒,是补充澳洲高素质才最主要的渠道,建设工业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基
力量,绝不容有失。
翁婿两利益是一致的,都需要另外扶起一个栋梁之臣,两条腿走路总比一只腿蹦达稳得多。
“大兄延山就不用考虑了,他久居京官,身上迂腐气十足,一脑袋的愚忠思想,恐怕只会坏了你的大事。”谈到朝堂上的事,顾延川恢复了从一品大员的雍容气度,略一沉吟后说道;
“顾府下一代中,仅以致学和致文两子尚可。
致学失之于优柔寡断,魄力不大,但守成这点能耐还是有的,如今他是从四品淮安知府,正经的牧民官,考评优上,走走路子任几年京官,外放就可以做到督抚大员。
至于这个路子嘛,还要着落在醇亲王奕譞身上,他现在眼中只认银子,只要给银子什么都能办。
最好的去处当然是督察院左右督御史,这个清贵官有弹劾地方之权,无形中是一道震慑,想要动广济堂的得掂量一下能不能吃罪得起?
其次可以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多少也有些助益,至于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这些官职就没有多大作用了,等于闲置了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