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属西魏兵马,并未参与邙山主战场的决战,而是作为偏师,在洛阳南面伊水流域掣肘东魏军。
西魏军全线崩溃之后,李笠和梁森这两条小鱼,在惊涛骇中拼命跑,逃过一劫,并有了“奇遇”。
第三阶段,追击。
西魏军惨败,阵亡、被俘、投降的有很多,高欢想要乘胜追击,直取关中,但东魏诸将的表现却忽然保守起来。
许多不赞成追击,说什么“将士疲惫不堪”、“穷寇勿追”、“开春
木凋零,一路追过去,马匹没得
吃,跑不动”。
于是,高欢便试探的派一些兵马去追击,追到陕州弘农(恒农),被守将王思政以空城计吓退,东魏的追击宣告结束。
宇文泰回到长安后,鉴于己方损失掺重,许多善战的将士伤亡殆尽,这么下去迟早要完,于是改革军制,行府兵制,重建军队。
这就是当年的邙山大战,因为过程多有曲折,所以适合用来做战例,让军校生们体会一下,一场大决战打起来有多累。
演习的流程,严格按照当年的战斗过程来“重演”,双方的排兵布阵、行军、各时间节点,都要和当初的战斗一致。
但是,两军厮杀怎么模拟?不可能真的让将士们拿兵器对砍、对。
若没有“锋”,这种演习和大型团体
有何区别?
所以演习规则里,对两军锋的“设定”是各种类型的比武:
譬如,战双方,各部都要一对一选
比武,有个
赛,有团体赛(三到五
一组),比赛结果,计
考核成绩。
但不影响“剧”的走向,时间节点到了以后,该败退的败退,该追击的追击。
如此一来,参加演习的军队,以及将士们,都能得到极大地锻炼,这锻炼即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不知不觉,旭东升,邙山上的
锋,已经分出结果:
东魏军(红军)溃散,西魏军(蓝军)开始追击“敌军主帅高欢”。
于是,考核项目开始:一一骑,箭三支,在规定时间、规定路段内(长度限定),
移动靶三个,必须全中。
这就是段韶当年的战绩,现在,成了楚军演习时的考核科目。
发已经开始发白的当事
段韶,看着似曾相识的地形,看着一个个“东魏大将”以骑
“救主”,再次恍惚起来。
三十多年前,他在这里救下了姨父高欢,那时还没有齐国。
现在,齐国灭亡了,他还活着,可以说,亲眼看着齐国建立,又看着齐国灭亡。
往事和现实掺杂在一起,却已经物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