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也没想到,他随便跟夭夭提一嘴,而夭夭让
给他送回来的,却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夭夭在论东都的重要
中,着重提到了,在北辰之外,还存在着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国家。
以往,中原国家,也就是中国,都喜欢以朕的‘天下’来自居,然而,如今看来。
却是颇有些坐井观天,孤陋寡闻的意味,要知道外面的疆界,比中国大的还有无数。
这天,是天下所有部落、国家的天,而这地,也同样是天下所有部落、国家的地。
而中国所占之地,不过是盛满水的水缸里的其中一瓢而已。
曾经在中原的大地之上,也曾出现过无数的部落与国家,然而,如今都已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
这也是为何始皇帝之所以能够名传后世的原因,时代在变化,今时已非古时,然而,观今天世界的格局。
中国之于始皇帝时,恐怕也不过一块小小的
掌大的关中之地罢了。
如今,中国疆域之大,北达
原,西有高原,东南到海。
恐已是车马能到达之极致,且
原之外,高原之上,大海
处,往往都有着,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役使之弊端,这也致使今
又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好奇。
然很多
却是不知,就算是再贫瘠的土地,都有它的用处。
而且,难道你不去管这些土地,便能够安枕无忧?
每当中原王朝衰落之时,必是四方蛮夷
侵之时。
在没有大仗要打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不是松懈,而是居安思危。
东都的地理位置之重要,相信不必多说,太子殿下你也应该明白,这里是‘天下’的中心。
然而,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两军阵前,我军后方军队的粮仓。
如果把边关的将士比作是前锋,而辰都的将士是中军,那么,东都这里,就是押运粮
的大后方。
这也是今
之中国,在面对世界时,应有的谨慎态度。
或许此时,北辰的实力还不足以像始皇帝那样,一统天下,然而,为政者,需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政者,当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
如此,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
幽烛微、对大事铁画银钩,才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退可保北辰三百年不败,进可豪夺天下。
这应该是夭夭第一次写这种有关天下大势的内容,内容虽然简单,然而,却不啻于给李承乾点亮了一条通往世界的大道。
只不过,也有很多令他不解的地方。
比如说,像是西域这样的地方,鸟都不拉屎,占领来有什么用?
还有,又要如何占领?
而且西域之
跟他们中原的
不一样,不管是习惯风俗,还是剩余的方方面面,夭夭有办法?
看完了夭夭送来的信,这信上的内容,真的是让他一时间有些激动。
然而……
又觉得夭夭想得太过于理想。
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过夭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他觉得,光凭这句话,就应该能让自己的左庶子,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重新修缮乾阳殿,毕竟,这可是北辰的粮仓所在,重中之重,肯定要有一个重量级的
坐镇在这里,而这个最佳
选,自然是李承乾自己,那他不能没有办公的场所吧,所以,咱们就重修一下乾阳殿吧。
夭夭的话实在是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他自己又重新写了一遍,而且润色过后。
这才把牓子让
送了出去。
当然,送肯定是直接送给皇帝的,牓子上说,正因为东都如此重要,儿臣已经打算长期镇守在这里了。
皇帝也没想到,他让自己儿子去劝手下的大臣,结果太子倒好,直接给他上了这么一份牓子。
这份牓子上所说的内容,只能说,有些超出了他对太子原本的预期。
因为,能以如此高度来看待问题的,可不多,甚至……太子这一番新奇的论点,毫无疑问也是让皇帝眼前一亮。
为此,皇帝也是把所有宰执大臣都召了来,想看看这些
又是什么反应。
七位宰执大臣在看完了那篇牓子后,也都惊诧非常。
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的目光超前,然而另一方面,又不免有些担心,这不会又是一个武帝吧。
不过不对啊!
太子殿下平时看上去不说儒雅随和,但也不至于动不动就拿行军打仗来作例子吧。
虽说是这样,但从对‘天下’的认识来说,太子殿下的确超过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