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
,正是男儿读书时。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静立案前,陆离悬臂挥毫,笔走龙蛇,一篇楷书从容书就。
“这首劝学诗……让我想起了‘少年不知什么珍贵,老来望什么空流泪’。”
陆离笑了笑,揭开纸卷,放下了毛笔。
这段时间以来,除了给刘沁画画之外,陆离一直在学习,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书法跟诗句名篇紧密相连,为了写出更多更好的书法作品,陆离也抽时间看了唐诗、宋词、诗经、乐府、诸子百家、四书五经之类的古文。
在“过目不忘”之下,这种单纯的记忆
刷书,也花不了陆离多少时间。
腹有诗书气自华!
随着陆离看过的诗书越来越多,写过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越来越多,陆离身上的“文
”气质也越来越浓。
此刻的陆离,有种渊停岳峙,气度俨然的士子风范了。
全国中学生书画大赛结束之后,陆离一直在家里磨练技能。
只不过……到了
通级的技能,要继续提升就没那么容易了。就算陆离在“天道酬勤”之下,每一次练习都有提高,也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刷满升级经验条。
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造型艺术”,单纯的书法和绘画,还不能满足“工艺造型”的要求,陆离又准备学习新的内容。
在原有的“刻印”技能的基础上,陆离准备向根雕、石雕、木雕、甚至是玉雕上延伸。
除此之外,雕塑也很重要。陆离记得雨城青少年宫也有“陶艺泥塑”这种项目,还打算学习一下“陶艺泥塑”。
在美术界,书、画、雕、刻,这是四项基础技能,其他的各种艺术类别,归根究底,都跟这四种基础技能相关。
陆离的书法和绘画,都已经达到了
通级。“篆刻”还只是在刻印上面比较
通。雕塑就完全没有学过了。
这四种基础技能,都需要花费巨大的
力和时间,
益求
的长期练习。
要想成为“大师”,至少要把这四种基础技能练到大师级。
网络是获取只是的最佳途径。只要你想找,就没有找不到的“知识”。
“翻译”赚来的钱,再加上去京城参赛的时候,老爸也给了一万块钱,陆离已经用来配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打开电脑,登上网页,搜索了一下“雕刻
门教程”,弹出了无数条相关信息。
根雕、石雕、木雕、玉雕,甚至是“微雕”,各种教学视频应有尽有。
一份一份的视频看过,一份一份的资料看过,陆离对“篆刻”的基本技法也已经了解清楚了。
所谓“技法”,其实就是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用什么工具,怎么做,才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对于陆离来说,这些基础技法,自然一看就懂,而且看过就记住了。
掌握了基本技法,剩下的就是花费时间慢慢练习,慢慢升级了。
木雕比较好解决,那块木
削就是。石雕不做大型物件,也能用凑合着弄一下,玉雕和微雕,就不好练习了。
好在技能的本质是相通的,只是材质和工具的区别。练好了木雕,其他的都能触类旁通。
除了“篆刻”之外,雕塑方面,陆离暂时也只适合练习“泥塑”,毕竟……捏泥
还是很方便的。
泥塑练好了,其他金属雕塑,石膏雕塑,树脂雕塑,玻璃雕塑,等雕塑类型,本质上都是相通的。
学完篆刻和雕塑的
门教程,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后,陆离在网上购买了全套的木雕工艺刻刀,泥塑工艺刀,以及电动石雕刻磨工具。
工具买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
木雕材料好解决,去林场买几根竹子,买几根歪歪扭扭不成材的硬木,就能用很长时间了。
泥塑的材料更方便。去乡下老家挖几袋黏土,回来用清油调和,揉成黏
的油泥,就能用来做泥塑了。
石雕材料同样方便,在青衣江畔捡一些大大小小的石
,回家凿着玩吧!
这些材料都不用拿回家,直接堆放在楼下的车棚里就行。这么一些
烂货,丢在地上都没
捡的。
材料准备好了,网购的工具也到货了。
陆离用手锯切了一截竹筒,拿回家去,开始做第一件竹雕作品。
这一截竹筒,陆离准备做成一个笔筒。
拿起竹筒观察了一阵,先在脑海里做一个整体造型,然后拿起刻针,在竹筒上作画,把需要雕刻的图案,在笔筒上画了出来。
雕刻跟绘画有联系,却又有区别。
一张纸上绘出来的二维图画,要变成三维立体的浮雕,这个过程就很考验雕刻技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