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南直隶总督之后,陆离的事
就多了起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麾下十四个州府,四十二个卫所,连同兵丁和家眷算起来,上百万
在陆离手下混饭吃,要处理的事
太多了。
现在刚刚过完年,然而……麾下的卫所就跟当初的金山卫没什么区别,刚过完年不久,很多兵丁家里就快断粮了。
因为陆离在松江府对卫所的改造,让金山卫、昆山卫和宝山卫的兵丁家眷过上了好
子,于是,其他州府的卫所,上上下下全都眼
的望着陆离,有种嗷嗷待哺的感觉。
直接发钱发粮,肯定是不行的。
必须让他们
活,必须让他们创造价值,否则……上百万
,谁特么养得起啊!
陆离只能调整计划,修改原本的金山工业区规划方案,把大部分轻工业项目分到各处卫所,金山工业区只做军工和重工业项目。
于是,陆离在南直隶境内的各处卫所,设置了砖窑、水泥窑、玻璃窑、瓷窑,纺织厂、皮革厂、肥皂厂、酒厂等等各种各样的轻工业工厂。
砖窑和水泥窑,每个卫所必备。这是为了解决卫所基建的建筑材料问题,而且多出来的砖
和水泥,同样可以卖出去。
自从陆离弄出水泥之后,这种方便快捷而又坚固的建筑材料,得到了无数
的青睐。只不过因为产量不够,水泥的供应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
现在,陆离在南直隶各个卫所全面铺开水泥窑,水泥产量必将大幅度飙升。
或许不久之后,大明各处就能出现无数条平坦的水泥路,无数栋坚固而
美的砖混结构房屋了。
从市场需求来看,即使陆离的水泥产量
增一万倍,也不怕卖不出去的。
除了砖窑和水泥窑之外,其他的工坊设置,陆离并没有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地方资源和矿产,分别设置各种相应的工坊。
这些工坊建成,陆续投产之后,总算让陆离缓过了一
气,不再为一百多万
的吃饭问题伤脑筋了。
接下来,陆离又全面铺开卫所驻地基建改造,重修卫城,重修军营,重修卫所兵丁的住房。
这项工程规模庞大,实际消耗却并不算太大。砖和水泥都是卫所作坊产出的,建筑工
就是卫所兵丁和家眷。
陆离连工资都不用发,只要给饭吃,这些卫所兵丁和家眷们,就一个个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如果放在后世,这就是天底下最无耻的黑心资本家。然而……在这个年代,陆离就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
于是,年后的南直隶各州府,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大生产。
四十二个卫所,一百多万
,在陆离的指挥下大搞基础建设,一个个累死累活,还欢天喜地。
能给兵丁和家眷吃饱饭,还给你修大房子,这样的侯爷上哪找去?
这种遍布南直隶各处卫所的大规模建设,一直持续到三月份。
整整三个月下来,南直隶各地卫所的工坊、卫城、军营和住宅,全都顺利完成。
住进了新房子的卫所兵丁和家眷们,一个个对陆离感恩戴德。
然后……刚刚忙完基础建设的
们,还没来得及喘一
气,又到了春耕生产的时候了。
这个年代的劳动力真的不值钱。
除了工坊里面上班的“工
阶级”,陆离发了工钱之外,其他劳动力都是不用付工资的,只需要给饭吃就是“侯爷公侯万代”了。
经过去年一年的春耕生产,农业专家们也带出了一大群“徒弟”。
虽然理论知识完全不懂,但是具体
作上,这些“徒弟”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所以,陆离把农业专家和他们的徒弟们,分散到南直隶四十二处卫所,指导各地的春耕生产。
至于招募士兵进行军事训练,还要等春耕生产全面完成之后再说了。
三月份之后,春耕生产有农业专家负责,陆离也没有太过关注了。
因为……第一批三艘镇海级驱逐舰,正式完工了。
这一天,陆离来到金山港的造船厂,参加了镇海级驱逐舰下水仪式。
三艘两千吨排水量的镇海级驱逐舰,整齐的停靠在金山港码
上。
两千名身穿
蓝色军装的海军官兵,整齐的排列在岸边。
之所以用
蓝色军装,而不是用后世的白色军装,关键在于……白色军装明朝
不肯穿,不吉利!
“报告!”
一名海军将领出列,朝陆离敬礼,“松江水师列队完毕,请指示!”
“登舰!”
陆离高声下令。
“是!”
随即,两千水师官兵分成三队,各自登上了三艘驱逐舰。
这是为了
练水军,才派了这么多
登舰。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