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认真地说。
这位米朝圣,就是玄黄大学选修武道课学子中修为最高的一位,单以抟气成就而论,已经达到‘气血如汞、涌动如
’的地步。
不过论起格斗技巧嘛——米学子表示自己学武抟气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擅长打架,这次出战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
以他的身体素质和反应度,对付初级武者大概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对付中级武者,哪怕是中级低段、抟气未成的武者也有点悬。
不过他也有不少优点。
他记忆力特别好,几乎接近过目不忘——这一点在玄黄大学的学子中不算太稀,能考进来的学子记忆力都不错,只是程度有些差别而已。
但另外一点就很关键了——这位米朝圣学子身体记忆力也特别好,只要是练过的动作,哪怕是当时慢慢摆出来的动作,他都能用身体记忆下来,下次施展就像是已经练过千百遍一样。
按理说,这等资质乃是学武的才,这位若是肯早下功夫,说不定都快踏
高级武者境界了。
可
家志不在此,
家学武,是为了活跃气血、增进大脑思维活
、提高学习效率来着。
要不是为了玄黄大学的荣誉,这位老兄根本不可能挺身而出。
而高寒主要陪练的对象,就是这一位。
“准备好了吗?米学子,我们还是从慢到快,一招一招拆招?”高寒走更衣室里走出来,穿着一身白色粗布武道服,问道。
“嗯,今天还是得麻烦高助教。”米朝圣行了一礼,一不小心,眼镜差点掉下来。
用了半天时间,高寒把第九种军用格斗术一招一招拆开来,和米朝圣慢慢喂招——说句实话,
家学的可比高寒快多了。
按理说,这种水磨功夫好像谁来教都行,只要能掌握第九种军用格斗术就行,但其实不是这样。
武者在高出手时,
体的运动模式与正常
况相比,其实是不一样的。
就好像另一个宇宙中太极拳高手独自练习时,一套拳法可以说真有如行云流水、浑身贯通一气,气势不凡。
但实际上,这看起来简单的太极拳,牵涉到无数肌
关节协调运作,只有在慢悠悠打拳的时候,才能显得如此悠然流畅。
如果把这动作加快十倍,没有任何一位太极拳大师依然保持这种全身协调流畅的力状态——但是在拳击和散打格斗中,职业拳手猝然出手一击,拳
的度只有比太极拳表演的十倍更快。
尤其是轻量级拳手,他们出拳的度完全可以快到
眼看不清的地步。(可以参考轻量级拳王争霸赛视频)
这就是传武高手很难对抗职业拳手的原因——两边的战斗状态根本就不再一个时间节奏上。
(要是练太极传武高手能在拳击比赛的度节奏下,依然保持全身力道流转贯通,那绝对可以碾压拳击散打高手。)
反过来也是如此,想在低状态下、完全复制出高出手的
体运动形态,并不是谁都可以办到。
除了对身体内外全部掌控到极
微境界的武道大师,就只有高寒这种变态、才能做到连心跳度都成比例的复制下来。
也只有像高寒这样喂招,才能让这位武道才米朝圣,记住军中格斗术的各种套路和应对。
————————————————
白天,是高寒工作时间;晚上,则是高寒的学习时间。
“豹形拳有四个源
,最主要的当然是老爹的虎形拳;其二则是莫师叔的云霞领域;其三是灵心流的猫形拳;其四,是月影门的残月观想法和影月桩法。”
刘放晴娓娓道来,毫不藏私。
实际上,她也没什么私好藏。
刘放晴踏
大师境界已经快有二十多年了,这些年来,她一直想把豹形拳完善成为一脉传承。
可是她修成武道大师,是建立在向真馆虎形修炼出来的
纯气血基础上——只是她是
子之身,阳刚之意不足,无法通过向真馆虎形突
大师境界。
最后刘放晴不得不另辟蹊径,结合月影门的残月观想法,创出暗影九态桩功,硬生生消磨掉了向真馆虎形的炽烈之气,转至刚至烈为
柔凌厉,才能顺利进阶大师境界。
但是,消磨掉炽烈之气的虎形,却已经不再是虎形了,就算结合其他种种秘技,也只能形成现在的豹形拳。
刘放晴想要从
开始,从凝练气血的抟气桩功
手,直接凝练出适合豹形拳、
柔而凌厉的气血——只有这样,才能说豹形拳是完整的传承,而不是嫁接来的虎形拳分支。
但是这种路子,与她当年把虎形气血练到进无可进、几乎半步走火
魔,然后才‘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消去气血中炽烈之气的路子完全不同,想要完善起来并不容易。
所以直到如今,豹形拳其实都还不算一个完整的武道体系。
高寒听着大师姐各种讲解,有一个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