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咨询师差。
对于进
这个圈子里当心理咨询师,他缺的不是实力,只是一点契机而已。
随着个案的丰富和
碑的发酵,这个契机迟早会出现的。
生活的烦恼往往来自于强求。
元嘉不是一个强求的
,于是每天悠哉悠哉地给学生们上课、跟栀子聊天,回咨询室做木雕、跟栀子聊天,给来访者们辅导、跟栀子聊天,直播唱唱歌、跟栀子聊天……
咸鱼的很。
却没想到这样的气质,反倒让
丝们更加迷上了元老师。
觉得他不争不求,平静淡然,颇有高
的风范,
格更高了。
有句流行的话怎么说来着,叫无形装
。
别
的不争不求、平静淡然都是靠装出来的
设,而元老师根本不用刻意,一举一动都在无形装
中。
每个年代受追捧的
都不一样,比如九零年代,
们更喜欢那种充满力量和上进心的拼搏
神,再到现在,大家都喜欢佛系了。
明明可以靠脸、靠才华吃饭,却混在大学里当个小讲师。
这样佛系的元老师,大家喜欢极了,不火才怪。
周二早上,元嘉有一节课,送完卉卉去上学之后,他就往苏大走去。
从卉卉学校走到苏大要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元嘉虽然买了新车,但平
里很少开,他更喜欢走路,只要是能走路去的地方,他一定是选择走路去的。
一路上慢悠悠地走,快到苏大附近时,学生们就多了起来。
哪怕不是元嘉的学生,也都认识他了。
“元老师好!”
“元老师可以合个影吗?”
“元老师早!”
诸如此类的招呼声此起彼伏。
哪怕校长像他这样走,也绝不会有这么多
打招呼,其实很多学生连校长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呢。
“早。”
元嘉微笑着给大家回应,嘴角轻轻上扬,淡淡地点一下
。
学生们就感觉元老师实在是太亲切了!
后悔当初没选心理学专业啊!
毕竟很多老师打招呼都不理
的,或者就只是喉咙低声嗯一下,连正眼都没抬起来看
,遇到这种老师,学生绝不会打第二次招呼,而且印象分直接拉到负数。
……
“哎哎,一起去蹭课不?”
“疯了吧你,还嫌平时课不够多吗,还跑去蹭课。”
“别的老师的课我肯定不去啊,这次不同,是元老师的课,你去不去,不去我可先走了啊,晚了肯定没位置。”
“能蹭吗……”
“没事的,元老师不会赶
,我上周已经蹭过他一次了。”
“哈哈,蹭过他一次……啥感觉?”
“啊~舒服。我走了,晚了没位置蹭了。”
“等等我,我换个衣服,一起去蹭元老师!”
……
等元嘉来到教室的时候,跟上周二第一次上课时,感觉完全不一样。
整个教室坐满了
,有些乌泱泱的。
走道中间放着两台三脚架,上面各有一台相机,给元嘉的课堂做录像。
大学上课,因为没有班长带
起立问好,几乎是不会跟老师集体问好的。
可当元嘉走进教室,台下学生笑嘻嘻地不约而同道:“老师好!”
元嘉愣了愣,微微鞠躬笑道:“同学们好。”
“今天很多同学啊……”
元嘉一边说着话,一边把手里的教案放到讲台,他倒是不介意其他同学来旁听,只要不影响正常上课秩序就行。
看到有这么多
‘喜欢上心理学课’,元嘉还是挺开心的。
毕竟他只是个体,哪怕十分钟就能治好一个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咨客,世界这么大,他就算忙到死也无法帮助到太多
。
教书育
就不一样了,不祈求每个同学都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但至少听过他的课之后,能够对学生本
的生活得到启发,那么学生以后成家立业了,也会改变新的家庭,这是一个裂变的过程。
元嘉拿起讲台上的那杯金桔柠檬茶,好奇道:“这是哪位同学落下的?”
“是送给老师你喝的!”
几名活泼的
学生笑道。
元嘉就喝了几
,感谢道:“谢谢你们,很润喉。”
课堂开始了。
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元老师是为数不多的从气质到能力都相当出色的年轻帅气老师了。
讲课的时候体验尤为明显,不知不觉间就能被元老师调动
绪。
心理学的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内心感悟。
元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上他的课简直赏心悦目,不少第一次来蹭课的学生,也终于明白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