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过后,溪
区要举行一场文艺汇演,节目都是从区里所有乡村小学甄选出来的,芳华所在的学校有两个节目参选,其中一个正是崔玉班上要表演的《读书郎》,当听到区里把汇演时间敲定到农历五月十六的时候,崔玉顿时哭丧起脸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下好了,刚好赶上划龙舟了,我该怎么请假呀!”崔玉的村临近沅江,每年都要和县里临江的乡村进行龙舟比赛,村里有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划龙舟村里的男
老少都必须回村,男的体力好的负责训练参加比赛,
的则负责后勤保障,其他的都要去现场给自己村的队助威,所以每次龙舟赛几乎是全村出动热闹非凡。
“不能跟村里说说吗?”今天天气晴朗
正好,芳华抱起自己的被子搁在长廊的护栏上晾晒,一边拍打着一边对靠在门栏上无
打采满脸沮丧的崔玉问道。
“不能,村里早就给我分工好了,我得帮着烧火做饭。再说了,村里
大家伙的事
要是不参加,也会被
说闲话的。”崔玉垂眉拿着自己的辫尾在手指上绕圈,语气是可怜兮兮的。
崔玉说的是事实,当地的习俗就是谁家有事全村都得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何况这还是集体的事儿,没有不帮的道理。
芳华晒好被子,又拍打了下自己身上的絮尘,笑着说:“反正你们班那个节目排列的时候我都在,到时候跟学校说说,我带你们班去区里参加汇演。”
听芳华这么一说,崔玉眼睛猛的一亮,
也顿时来了
神,“当真?”
“当真,我们现在就去跟学校说说,你把假请了。”话刚说完,崔玉便一个扑腾过来紧紧抱住了芳华。
“芳华,你太好了!”兴奋中带着点撒娇。
学校的请假换
很是顺利,都是大山农村里出来的
,村里的规矩大家都能懂也都理解。
“后天就是五月半了,十六又要帮我带孩子们去区里,那你还回去过月半吗?”
芳华想了下摇了摇
:“还是算了吧,时间来不急。”
按照辰阳本地的风俗,全年就属过年、五月半和八月半是最大的节了,很多隔老远的
都得往家里赶,现在因为自己芳华回不去,崔玉顿时有些愧疚,大声地承诺着:“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行,你就给我多带几个粽子,要你姑姑包的那种,软糯可
想想就流
水。”
“没问题,我回去就让我姑姑给你包。”
两
正嬉笑着,上完课回来的金善英好奇地问道:“你们两个笑成这样是有什么好事呀?”
崔玉赶忙把刚刚的事
汇报了一通,听闻芳华不打算回去过月半,金善英爽快地建议:“那五月半你跟我回家过呗!”
“那怎么好意思!”芳华本能地回绝。
“什么好不好意思的,反正早晚是一家
,再说了,我伯娘可想见你了,都跟我打探好几次了!”
听到承飏的姑姑想见自己,芳华便不再说什么,其实从内心来说芳华也挺想再见见米长芬的。
那次来家里说亲,芳华一下子就看出承飏的父亲很听从这位姑姑的话,敏感的她也能觉察到米长胜似乎有些不怎么中意自己,所以从内心
处,芳华其实是很惴惴不安的,害怕自己和承飏的婚事以后会生什么变数。
所以,能够先跟承飏的姑姑拉进关系,让她认同喜欢自己,当然是加大了一层保障。
思量了一会儿,芳华便不再执拗地回绝,开始跟善英和崔玉商量该买些什么东西去才好。
十五的一大早,崔玉带着她早就收拾好的东西和芳华打了个招呼就先走了。
因为从学校到金善英的村子不算太远,芳华猜想着这么早善英应该还在睡回笼觉,也就不紧不慢地把昨天从供销社买回来的两份罐
糖果再收拾一番。
只是金善英的这个回笼觉睡得似乎有些久,虽没说
上三竿,但足够有些小紧张的芳华把那些送
的物品翻来覆去倒腾五六次了。
当芳华第七次把装东西的网兜打开时,金善英终于提着个小布包打着哈欠来了。
到金善英家的时候,她的父母正忙着五月半的午饭,见有客
来,说什么也要去屋后竹林里逮只散养的
杀了招待。
杀
的时候,芳华看着善英用新鲜的
血浸泡一大碗淘好的糯米,有些不解。
“这是做什么用的?”芳华猜测着是不是这边月半需要祭祀用的。
“这个呀叫血米饭,跟你说,把这个蒸熟后再切块和
一起煮可好吃了。”金善英一边把
血和糯米搅匀一边解释着,而后又奇怪地问:“咦,你们村不做这个吗?”
芳华摇了摇
,这种做法还是
一次见。
金善英打趣道:“那你看仔细了,学会了回家做做,保管好吃,等承飏回来再做给他吃。”
芳华脸又微微泛红,娇笑着帮忙烧水架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