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
姚崇只简简单单的回了一封政令,言辞相当锋利,说:
你们不是说蝗虫是上天的惩罚吗?
你们不是说这取决于皇帝的道德水准吗?
按照你们的逻辑,如果你们这些地方官是个道德君子,品行极其端正,那么这些蝗虫就会受到上天的号召,不会去祸害你们管辖的州县!
既然如此。
蝗虫如果去了你们管辖的州县,那就说明你们都是伪君子,你们是道德有问题的!
如果你们真是道德有问题的
,那不好意思了,你们就不能当官了!
你们不但不能当官,我姚崇还要宣扬你们道德不行,把你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让你们遗臭万年。
我就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的说法是对的吗?
如果是对的,那咱就按照你们的说法来,我就看蝗虫到底去谁的州县祸害!
去一个,我就罢谁的官。
姚崇这话一说,那把当时的各个地方官吓得是亡魂皆冒。
再也没有
敢拿道德来跟蝗虫联系在一起。
他们这些地方官可不傻,用这套理论骗骗百姓可以,要是真用来骗自己,那他们岂不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
他们立刻积极动员,发动当地的门生故吏,开始宣扬蝗虫是可以捕杀的。
这一下,就把最难的问题给解决了。
接着,
姚崇害怕官吏们阳奉
违,他还下达一个考核制度。
只要谁捕杀的蝗虫多,那就给他升官发财,要是谁捕杀蝗虫不利,那就降职甚至于罢官,而且还要问罪。
这一下,这些官吏们再也不扯皮了,那一个都嗷嗷叫的去捕杀蝗虫。
最让
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原本是这些地方官中反对声音最大的,倪若水,他竟然成了捕杀蝗
虫最积极的
。
倪若水所管辖的州,他竟然成了唐朝捕杀蝗虫最多的州,他捕杀了140万石蝗虫。
按照现在的重量计算,那就是1,400万斤。”
………………
得好!
刘邦兴奋的一拍桌子,觉得这个姚崇简直太对自己脾气了。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诱之以利,驱之以害。我就知道那帮当官的只会顾及自己是否可以升官发财,是否可以名流清史。”
“这姚崇的纵横之道,简直用的炉火纯青。”
“就该这么治这帮沽名钓誉的文臣。”
………………
崇祯瞪大了眼睛,感觉脑袋嗡嗡的,这帮地方官之前还极力反对,怎么一转眼就又积极捕捉蝗虫了呢?
你们的坚持呢?
你们的信仰呢?
原来在升官发财面前,这都特么的算个
呀!
自挂东南枝:
“这帮文臣也太现实了吧!”
“这果然翻脸比翻书还快。”
“原来世界上真不存在什么为了信仰,这都是用来骗
的。”
………………
曹
冷哼一声,他才不相信什么信仰。
妻之友:
“所谓的信仰,所谓的坚持,在我看来,那就是待价而沽。”
“他之所以不能够出卖自己的信仰,那是你给的利益不够。”
“这个倪若水之前不是还挺能坚持的吗?”
“现在怎么带
抓起蝗虫来了?”
“还不是想着升官发财?”
“姚崇这一手玩的漂亮啊。”
“看看李隆基手下都选的是什么样的官员?”
“一群垃圾!”
“要是这个倪若水真的坚持到底,我特么的还能够高看他两眼。”
……………………
李隆基就很难受了,你这在一边夸姚崇,一边又在损我李隆基。
这怎么能忍呢?
必须要让
知道,我开元时期还是有很多能臣的。
长生殿主李三郎:
“这个倪若水他也是一个能臣啊!”
“只不过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一时转不过弯来而已。”
“你可不能怀疑
家的
品,开元时期,文臣虽然理念不同,但
品还是可以的!”
………………
陈通摇了摇
,毫不客气的就来拆穿。
陈通:
“你可拉倒吧!
这个倪若水就是典型的一个官迷。
他当初从中央被下调到地方,那简直像是丢了魂一样,整天郁郁寡欢。
结果,有一个同僚从地方要去赴任,倪若水就追着
家马
后面给
家送行,一跑跑了几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