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只是赵云的骑兵过河流比较麻烦,黄盖全师上了汉水后,应该就能走脱,赵云最多咬住一个尾
,缴获一些笨重的车杖物资。
整个荆东战场,一时间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大部分部队都处在运动战状态,
成了一锅粥。
正月十五傍晚,也就是黄盖的先
部队从竟陵
汉水、往下游疯狂撤退了两天之后,距离夏
已经不足百里了。
黄忠、周泰在岸上把吕蒙朱然全部看住,打造着攻城器械。而太史慈在得知上游黄盖船队顺流而下后,已经带了五条船况比较好、已经紧急抢修了三天的五牙战舰,还有若
辅助舰船,近万
马,逆流去堵黄盖。
太史慈看到的黄盖状态并不太好,理论上两万
实际上只有大约一万七撤到这儿,后队的三千
,估计是被赵云咬住尾
追击了一波,折损了。
黄盖也已经知道
势之紧急、主公也死了,完全无心恋战。
太史慈广立旌旗、明明是
少船多,依然吓得黄盖不敢应战。双方先锋短暂接触后,黄盖果然选择了弃船登岸,走北岸
大别山区逃亡。
太史慈缴获了足够两万
乘坐的战船,以及黄盖部全部的辎重,包括粮
被服帐篷,还有大量的箭矢和备用武器军械,又歼灭抓获了四千多俘虏,黄盖部最终实际上只有一万三千
左右成功撤走,后来历尽艰辛翻大别山间小路进
蕲春、庐江郡。
李素考虑到汉军机动兵力也不是很多,他自己经过多
连番血战,总伤亡也有六七千
之多,能用的兵已经不到三万,还要分出
看押超过两万
的战俘(十二
的决战,最后捞起来的俘虏不到一万
,因为天黑,大部分落水的吴军还是淹死了,不是李素不讲
道注意)
所以,把黄盖放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李素不可能让大量兵力
大别山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同等条件下,他优先选择软柿子捏,把更容易歼灭的敌
掉。
黄盖走了之后,朱然也跟着一起从江北撤退了,李素盘点了一番,发现自己至少可以确保把落单的韩当和吕蒙
掉。
黄盖朱然放弃江北后,吕蒙这个为吴军在夏
断后的弃子,显然不可能让他走掉的,不管之前周瑜天花
坠跟吕蒙说得多好听,李素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这也不能怪周瑜眼光不好,实在是因为周瑜不知道李素是穿越者,也就不知道“在李素眼中,吕蒙这个家伙有多大的潜力,有多高的消灭优先级”。
夏
城里本来就只有三千吕蒙的嫡系战兵,还有一些二线的临时动员守城部队,汉军只要稍微准备几
,把攻城武器部署好了,按部就班就能攻
。
李素安排黄忠周泰继续攻夏
,让太史慈逆流而上跟赵云一起尽快拔掉敌
最后的孤城江陵,两处要害同时发力。
……
夏
这边,正月十七各种攻城武器终于运到,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江陵城那边,正月十八也开始攻打,但主要还是以攻心为主。
赵云在攻打江陵之前,已经收到了李素的信件,也知道此战有一个核心关注点:江陵城内,在孙策当初靠蔡瑁内应夺城时,城里还剩足足一百八十多万石粮食呢!
就算被孙策十万大军
吃马嚼胡吃海塞花了三个多月,一百四十万还是有的。这笔粮食,相当于刘表统治荆北七年来,总积蓄的三分之一。
韩当手上有个最大的筹码,就是如果他选择玉石俱焚,带着他的一万吴兵最后放火焚城、同归于尽,那城内那么多物资肯定会灰飞烟灭,百姓也会不同程度遭殃。
当然了,直接屠城江陵是不可能的,这也不是孙策军的一贯风格,威胁也只是拿坚壁清野焦土防御来威胁。百姓有死伤,也是放火过程中连带烧死的,不会是刻意补刀屠杀。
为此,赵云也是一边攻城,一边跟韩当谈条件,希望和平解决,甚至可以考虑担保放韩当带着一部分
离开。
这个谈判的过程,紧张而仓促,双方价码差距又很大。
赵云屡次用孙策已死来敲打韩当,希望他识时务认清形势,但韩当显然是不肯接受投降赵云的。
高密度的边打边谈持续了三天,最后赵云甚至担了一些
系,做了点逾越李素给他授权的条件,向韩当给出最后通牒:
首先,韩当必须
出江陵城、不能焚烧城内任何物资,军粮军械都要全部移
,不能杀害百姓。
其次,作为
换,赵云允许韩当带着所有心在东吴的军官安全撤退,保证不追杀他们。
同时吴军来的时候一共有五千多骑兵,骑兵部队大部分没有参加后续的作战,至今损失不过一千多。孙策跟周瑜走长江水路跟李素决战时,也没有带骑兵,因为带了没用,战马都留在江陵了。
所以,赵云允许韩当最多带走四千
、全骑快速撤退。同时,韩当剩下的六千步卒可以留在城内固守。以骑兵的速度,一天就能到竟陵、渡过汉水,赵云甚至可以留一批民船在竟陵,让韩当用来渡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