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的。
舅姥爷活着的时候,经常跟他讲他的战斗经历。
塔山阻击战,就是都打没了,也不能放一个敌
过去!敌
从阵地上过去了,就无法保证锦州战役的胜利。
为什么要保证这个战役的胜利?为了解放全中国,让天下所有的穷苦
都有地种,都过上好
子!
他惊讶于舅姥爷一个普通士兵,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的大道理?
这就是士兵委员会制度。通过这个制度,伟
把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推翻压在国
上的三座大山,都讲的明明白白,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他在
什么,为了谁在战斗。甚至详细到每一次战斗的意义,士兵们都心知肚明。
这就让我们的战士们悍不畏死,为了心中那个理想,去抛
颅洒热血,无怨无悔!即使是舅姥爷这种敌方阵营里俘虏过来的士兵,也由贪生怕死做俘虏而变成英勇奋战的英雄。
朝鲜战争开始的时候,舅姥爷已经复员在家了。舅姥爷的哥哥,孙继超的大舅姥爷,听说村里要征兵去朝鲜打仗,征兵簿上有他的名字,吓的尿了裤子。
舅姥爷骂自己的哥哥没出息,毅然顶替了哥哥,再赴朝鲜,载誉归来。
咱们中国
站起来了,绝对不能再让帝国主义欺负我们,欺负我们的兄弟,保家卫国,咱中华男儿义不容辞!
就是这么豪迈,就是这么血
。这都让孙继超怀疑,舅姥爷和他哥哥,是不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
他们是亲兄弟。只是,大舅姥爷没参过军,在家当了一辈子农民。舅姥爷在敌方阵营的时候,也怕死,打仗连枪都拿不住。
舅姥爷从小没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在部队里待这些年,可以写文章。在村里当书记,大会上讲话,稿子有十多页,都是他自己写的……
很早的时候,孙继超就在心里想,如果也可以把伟
发明的这个士兵委员会制度,拿到工厂里来,保证每一个工
,跟当年的士兵一样,监督官兵平等,是不是就可以杜绝那些本来不应该在分厂里发生的事
?刘群生这样的坏
,是不是就永远没有机会,爬上来,掌握权力?
他的职工委员会成立了,他看到了舅姥爷当年给他形容的,在部队里才有的氛围。
他相信,只要所有的工
兄弟团结在一起,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工
们找来了活,能
的,他收下,给找来活的工
按利润提成。
这个,以后就形成制度定下来。这都是他和职工委员会商量以后,形成的共识。
这种会议决议,很快就会通过职工委员会,让每一个工
知道。
于是,分厂的所有工
,就全体变了业务员,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营销模式。这倒有利于孙继超发现工
里面的营销
才,把这些
才挑出来,成立他自己的营销团队了。
工
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弄不来多少活,弄来了也不见得适合分厂来
。
分厂的形式,依旧严峻。
后来,好多工
弄来的,就不是机械加工工厂应该
的活了。
有个工
父母在服装城那里
,他们进的服装,有好多开线或者扣子不结实的,批量挺大。
他就来找孙继超,看能不能组织分厂里那些没活
的工
,做这个活啊?虽然挣的不多,苍蝇腿也是
,能挣一分是一分,总比都坐在家里坐吃山空强。
还有过去分厂不发工资,在家杀猪卖
的,想带着没活
的几个工
,去山里收猪,杀猪赶集卖
的。更有要利用分厂的空地,挖鱼池养鱼的。
这些主意,都不是解决问题的主意。可是,通过这些主意,孙继超突然就想起高崎对他说的那句话来了。
临来分厂上任之前,他问高崎有什么让分厂工
吃上饭的好办法?高崎曾经告诉他,腾出工房来,办海鲜市场。
兴许,这小子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和他开玩笑?
他就闭上眼睛,仔细思想高崎的话。
分厂靠着公路的那个工房,是热锻工房,一直也没有活
,工
们都在家歇着,直到他承包了分厂,这才回来上班。
可上班没活
,他拿什么给大家伙开工资呢?
工房里那些空气锤,都在那里闲着。拆了卖钱肯定不行,总厂不会同意。
可以把它们挪到后面的热处理工房里,前面那个工房就空出来了。
在工房外面的墙上,开个大门。把原来通工厂的大门堵死,几百平米的工房,做个自由市场,地方足够大。
在里面弄些水泥台子当摊位,让一车间那些工
,都去摊位上卖海鲜……
你别说,这还真是一个让大家吃上饭的法子!
只要能让大家吃上饭,
什么不是
?
吗非要
着大家
工
,和铁块子打
道呢,这不缺心眼儿吗?
孙继超忽然就开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