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啊,这水煮鱼的味道真是绝了,油而不腻、辣而不燥、麻而不苦、
质滑
,吃在嘴里让
回味无穷,真的是太好吃了!”
“好鲜美的鱼
汤,我已经词穷了,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就是好喝!”
“姐妹们,这清蒸才是最地道的……”
“……”
这一刻,开吃后的众
,都对各自所品尝的菜式赞不绝
,如果不是顾忌鱼刺,她们感觉自己三分钟就能
掉一条鱼!
在众
开吃的时候,隔壁的1号包厢,柳下辉也跟亲
们一起品尝这全鱼宴。
虽然他这鱼庄里的鱼不全是野生鱼,可就算是养殖鱼,经过金手指100%的质量属
加成,质量也不比那些野生鱼差了。
至于原本就是野生鱼的就更加不用说了,经过金手指100%的质量属
加成,绝对是难得一见的极品食材。
再加上柳下辉请来的都是烹鱼高手,这好的食材配上好的厨师,做出来的菜肴自然是美味之极,让
吃了就赞不绝
。
这1号与2号包厢的全鱼宴,都是提前让师傅做好的,时间掐得非常准,基本是在中午12点左右上齐饭菜,所以柳下辉与冯雪蓉等
一到包厢就可以开吃。
而客
们点菜之后,还得等待厨师们现做,速度自然没那么快。
不过,官文旭作为第一个进
鱼庄,第一个点餐的客
,他的菜上得倒是比较快,仅仅只等了十来分钟,他点的清蒸鲈鱼就被服务员端了上来。
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黄河鲤鱼、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
我国的鲈鱼品种以松江鲈为主,又名四腮鲈鱼,也称虎
鱼。
历代赞誉松江鲈美味的诗文、传说、载述颇多。
汉代的《春秋佐助期》:“吴中以鲈鱼为脍,苑菜为羹,鱼白如玉,菜黄若金,称为金羹玉脍,一时珍食。”
宋代谈钥所撰的《吴兴志》中记载:松江鲈“
细美,宜羹,又可为脍,张翰所思者”。
时至清代,鲈鱼被康熙、乾隆品尝后,誉为“江南第一名菜”,其名声更为远扬。
就连
吃
不
吃鱼的本朝太祖,也对它赞不绝
。
可惜,因为过度捕猎,洄游被切断,环境污染等原因,影响了鲈鱼的生存环境,导致松江鲈鱼产量越来越少,到20世纪70年代基本上就捕不到鲈鱼了。
作为美食周刊的主编,官文旭自然对松江鲈鱼充满了向往,可惜如今的松江鲈鱼太罕见太珍贵了,哪怕是松江本地的有钱
,都不一定有机会吃上一次,更别提是作为外地
的他了。
正宗的松江鲈鱼官文旭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品尝了,不过粤桂两省的鲈鱼他倒是没少吃,所以看到服务员把清蒸鲈鱼端上来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这是粤桂两省最常见的花鲈。
清蒸那肯定是要趁热吃,官文旭在观察了十多秒钟后,就开始动筷。
对于官文旭这样的资
吃货而言,鱼的
质好不好,根本就不用吃到嘴里,光是用筷子挟一下,基本就能判断出来。
比如有些鱼
一挟就碎,有些鱼
根本挟不断,一旦碰到这种
况,官文旭那是连品尝的兴趣都没有。
而现在这条花鲈,官文旭从挟的手感就可以判断出,
质极好。
吃到嘴里,那细
爽滑的鲜美
感,让官文旭心中满足,这清蒸鲈鱼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或许无法跟名扬天下将近两千年的松江鲈鱼相比,但跟他之前在其它酒店品尝过的鲈鱼相比,味道绝对是要强上一个档次。
接下来,官文旭便细细的品尝着这条原汁原味的清蒸鲈鱼,对于美食周刊的主编而言,碰到难得一见的美食,可不单单只是享受,还得用心去记录一些东西。
随着官文旭的清蒸鲈鱼上桌,其他客
所点的菜,也都开始陆续的被端上来。
很多客
其实对鱼庄的味道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他们之所以进来用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冯雪蓉等
的舞蹈确实给力,那些白大腿把他们给看爽了。
再加上他们也有一些经济实力,也就顺便的进来捧捧场。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老柳鱼庄的实力居然这么强,每一道菜都是难得一见的美味,吃得这些原本并不抱希望的顾客大呼过瘾。
一个个心中做出决定,以后想吃鱼,就来老柳鱼庄。
……
【等级:svip12】
【禽兽类(成长属
+100%,质量属
+100%):
、鸭、鹅、鸽、羊、兔、鹌鹑、狗、牛、猪】
【水产类:鱼(成长属
+100%,质量属
+100%)、虾(成长属
+100%,质量属
+100%)、蟹、贝、螺、鳖、海藻、星虫、鱿鱼、海参】
【蔬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