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落,可以搬到世外谷中居住。
至于我嘛,是个乡间的地主,明面上还做着药材生意,经常出走外地做买卖,家中妻妾儿
,除结发妻子和嫡长子外,再无其他
知晓我的修士身份。”
霍指挥使解释道:“莫道友曾经给自己儿
子孙测试过资质,遗憾的是,全然没有仙缘,否则单凭功勋,都有资格拜
仙门了。”
莫衡摆摆手,颇为无奈道:“我没有肖道友的福气,只一个独子,都能拜
仙门,现在也不指望这些了,退而求其次,为子孙后代谋生计罢。”
霍指挥使道:“莫道友不必灰心,引荐名额仍在,后世子孙当中出现有资质者,仙门同样不会亏待的。”
李柃听了他们对话,总算明白,这莫衡和肖毅成究竟是为何甘心效力了。
他细细品咂,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没有科举正途,但这些乡绅土豪从散修而来,一定程度上就取代了科举正途。
一番会谈下来,百宝阁诸事已见分明。
眼下不在现场的杨质已经先行一步前往世外谷中打点,他将作为明面上的总管全盘负责其中诸事,而李柃这个大东家居于幕后,连亲身前往现场都不必,只管坐享其成就好。
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没有什么必要的话,他们也不想李柃亲自前往那里。
李柃同样答应过他们,不会给盟友们平添麻烦。
然而当晚,他就神魂出窍,打算过去看看。
李柃准备为自己捏造一个散修的身份,方便
后行走,这也不算违反约定。
散修的背后是元婴高
,元婴高
的背后是他自己,今后说不得还要再添身份,层层嵌套。
李柃先以无形灵体来到自己藏匿战利品的地方,从一个隐秘树
里面掏出之前攒下的东西。
前段时
,他截胡了击杀乌姥姥的战利品,除那
钢拐杖事后鉴定普通寻常之外,倒也算是捞到几样好东西。
李柃把这些战利品依次在前摆放好,映
感应之中的,首先是一些与魂道和筑基关联的知识,分别记载在各类书信,杂记,笔录之中。
经过一番阅览之后,他已经将其分类整理好,并且摘除了可能
露此物来源和乌姥姥身份的信息,重新装订起来。
如若拿到散修坊市去
换,多多少少,也能淘弄些许
门功夫或者其他与炼气,筑基相关的知识。
李柃手里还有林柔娘所给的全套
门功法,如若不是担心传播魔功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样可以
换自己所需。
但这样的魔道之物,自己借鉴修炼也就算了,传播出去大可不必。
所以,当中的大多数,只能烂在肚子里。
第二堆是各色符箓,包含传讯符,疾行符,金光符,
甲符在内的助益之物。
他大致了解过行
,大概十张消耗
符箓就可以兑换一件普通的不
流灵材,更好的灵材需十来张,二三十张,甚至更多。
但也有反过来符箓更具价值的,可以一比一兑换,甚至一张兑换多件灵材。
乌姥姥手里
符箓不少,林林总总,竟然约有百十来张,甚至还有好几张一看就品相极好,属于高级货色。
李柃把当中所有能够用于直接攻击的符箓,比如霹雳符,烈炎符留下,其他都打算兑换出去。
第三堆是各色杂物,一些不
流品的灵材,小巧法器。
乌姥姥是个蛊道高手,主修功法是冥宗通传的《万煞化毒功》,这些灵材多蕴含奇毒,或者帮助豢养蛊虫,保存虫卵所用。
他对此兴趣不大,但也着实没有下定决心放出去。
这里林林总总三十来件,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如若所托非
的话,有可能帮助一些修炼者成长起来。
寻常散修从中得益,他不在乎,但若是穷凶极恶之
,那说不得又是一场因果了。
第四堆则是上万枚圆润如鹅卵石的白色玉籽,尽皆指甲大小,看起来毫不起眼。
李柃见到此物,虽然不是处在实体状态,但却仍觉面上一黑,露出些许无奈的神色。
“这
玩意竟然就是灵石!
我灵根不全,难以感应其中微末灵气,最开始还真以为就是普通玉石,直到开创众妙化香诀,才能闻到五行灵气的气味。”
李柃以前其实也从魔道囊中搜出过一些灵石,但因凡胎
眼不识此物,竟然没法分辨其和普通玉石的区别。
好在这段时
,他恶补了相关的知识,知道这种东西顾名思义,就是蕴含灵气的石
,也能凭着天赋异禀的感知进行鉴定了。
仙门常用品相较好的大块灵石当成建筑材料,灵玉和灵晶亦如是,只是质地和灵气含量远远超出。
这就好像喝水,泥潭水是水,井中水是水,山泉水也是水,只是容器和质地的不同。
普通灵石当中蕴含地气和各种罡煞杂质甚多,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