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让
拿着你的牌子行事。”
李泰不禁楚楚可怜的样子:“师兄,你别害我。”
陈正泰作势要踹他,李泰连忙后退两步,叹了
气,心里也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处境,跟前没有说不余地,便认命地道:“听师兄的。”
陈正泰满意了,而后道:“单拿银牌还不够,我看还得你亲自出马,这等出风
的事,若没有你出马,怎么能震慑那些宵小呢?你放心,他们伤不着你分毫的。倘若谁敢动你,我弄死他。”
李泰:“……”
…………
一封快报送至长安。
太极宫里,李世民愁眉不展。
眼看着天气已越发的炎热了,这数月以来,李世民似乎都在
心地谋划着什么,他参与朝会的时间越来越少,因而引发了关于陛下耽于后宫嬉乐的评价。
实际上,李世民并不喜欢这些朝会,从前参加,是出于对群臣的尊重,毕竟这样的朝会更多只是走一走过场,真正的大事,是绝不可能在朝中决策的。
而至于耽于后宫嬉乐,这话虽也没冤枉李世民,毕竟李世民后宫佳丽不少,可若只耽于嬉乐,这就冤枉李世民了。
李世民召见了许多的军将,过问了边镇的事务,见了太子,关心他的黑风寨如何,也过问了不少东宫的官吏,询问关于东宫的新制推行如何。
几乎所有的奏报,都会按时送到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照旧还是会有批复,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
等,也照例会见。
只是这个时候,一封奏报送到了朝中,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奏报是送至兵部的,而后至三省,最后再至李世民的手里。
朝中文武官员终于又见着了久违的皇帝陛下,只是李世民面对着众
,满脸怒容,直接将手中的奏疏摔在了众臣的面前。
他气呼呼地道:“礼部数遣使命高句丽
朝,高句丽可有回应吗?”
礼部尚书豆卢宽便连忙出班道:“不曾有回应。”
这高句丽,在隋唐之时可是称雄一时,他们盘踞在辽东和乐
一带,当时随着高句丽的
益壮大,隋炀帝数次征伐高句丽,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许多
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征伐高句丽耗费了大量的国力的原因。
而高句丽几次击退了隋朝的进攻之后,又在隋朝灭亡之际,引兵侵占了不少隋朝时的州县,已越发的壮大。
大唐初立,百废待举,李世民自然不会轻易对高句丽用兵,毕竟隋炀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因而,他选择了和高句丽
好,随着突厥的覆灭,高句丽表面上和李唐友好,却趁此机开始蚕食突厥的在东方的大量
场,并且开始与唐军滋生了冲突。
这一次奏疏,就奏报了一件事,这高句丽横跨辽东、乐
,而新罗乃是大唐的藩属国,在陆路上,新罗与大唐之间恰好是高句丽的疆域,新罗与大唐之间既有贸易,同时也有使臣相互往来,使臣出发,往往会带着商队前往。
结果……这些
却被高句丽扣押不还,从边镇送来的奏报中,记录了这样的惨景,说是那些商贾和从新罗回来的百姓,虽与大唐边疆近在咫尺,却不得近,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这显然触怒了李世民,高句丽的狂妄,令他勃然大怒。
兵部尚书李靖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其余众
则看着李世民,这高句丽似乎是大唐庙堂上的某个忌讳,因为这玩意……太邪门了。
你说他强,他也不算强,可偏偏,隋朝几次征伐都失败了,这么多
兵强将,死伤无数,辽东那地方,天气寒冷,关中的将士们,往往无法忍耐。何况高句丽
和突厥
不一样,突厥
是游牧民族,你一出关,寻觅了他们的主力,就可以和他们决一死战。反正就是胜败一瞬间,抄起家伙
就完事了,一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
可高句丽呢,却擅长构筑坚城,国中城池大小上百之多,你一路推进,
家在那地方坚壁清野,又依靠那恶劣的寒冬作为自己的辅助,总是能让你苦不堪言。
在场的这些
,他们的父亲或者祖父,对于高句丽多少都有一些痛苦的印记,毕竟当初隋炀帝征高句丽的时候,朝中不少
和父祖们是参与其中的,说实话,那远征过程中的滋味,实在是记忆犹新。
这就好像一个烂疮,你揭不是,不揭又不是。
此时,李世民冷冷地道:“高句丽狂妄如此,若是不去遏制,迟早会心腹之患。”
“陛下,以大业年间,国力之强,尚且如此,何况我大唐此时百废待兴吗?现在朝廷府库中的钱粮,多有不足,此时妄动刀兵,实为不智,老臣恳请,可派使节,向高句丽
索要他们扣押的
员,若他们能幡然悔悟,自可作罢。可若是不肯,则再做打算。”
说话之
是房玄龄,他毕竟老成持重。其实他也知道陛下的心思,此时是不会轻易对高句丽动手的,只是一时之间气愤难平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