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传记片,故事讲的四平八稳,条理清晰。拿到外国上映,或许无功,但是绝对没错。”
周牧由衷道:“再者,你们也不用整天挑事,我刚才讲的话,那是真心的……”
……才怪。
一群记者撇嘴,压根不信。
不过只是不信周牧最后的补充而已,却相信他清晰认清《三笑》与《张博》之间的差异,毅然放弃了荣耀举动。
因为这话,可是要登报的。
相关部门的
,听到了周牧一席话,肯定有所触动。大道理之所以是大道理,因为这是事实,很有道理。
拿《三笑》作为文化推广,肯定很多
反对。但是上级部门有了决定,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可是周牧却光风霁月,坦言不会接受。一群记者目光中,自然充满了钦佩之色。
其实他们想差了……
真正的原因,周牧没讲出来。
他主要是担心,《三笑》的笑点,外国
根本看不懂。
如果《三笑》的笑点不好笑了,就是普通的电影,哪里还有什么吸引力?
国内票房大
,国外票房凄凉。这样的反差,绝对引发记者的连篇累牍报导。那时候,肯定没好话。
他甚至觉得,这绝对是有些
,看不过眼他的风光得意,所以故意使了小手段,想看他的笑话。
哼。
妄想。
周牧
暗的想法,一群记者自然无法得知。在感叹周牧的胸襟气度的时候,他们也收敛了一些小心思。
有记者良心发现,暂时放过了周牧,改问旁边的余念,“余导,电影你也看了,感觉怎么样?”
事实上,这个记者清楚,余念更圆滑。如果不想说实话,肯定套不了什么猛料。
果然不出所料……
余念开
,就叹气,“这电影怎么样,我且不说……我要告诉你们,其实在我们这个行业,最难拍的就是历史
物。”
“对此,周牧应该最有感触,他为什么不拍一个,大家印象中的张博,反而另辟蹊径,完全颠覆了张博的形象?”
余念侃侃而谈,“说到底,他是害怕。或者说,他没有把握,拍出张博存在的复杂的社会属
。”
听到这话,其他
不禁转
,看向了周牧。只见周牧脸带微笑,一点反驳的意思都没有。
这相当于在默认呀。
一些记者急忙低
,匆匆记录下来。
“难道他不知道,把张博的形象完全颠覆了,肯定会招骂?”余念摇
道:“他知道……为什么知道会挨骂,还要这样拍?”
“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行业中一个恒久的问题。如何在银幕上,表现我们熟悉的历史
物、英雄豪杰?”
余念慢声道:“著名的历史
物、英雄豪杰,记载在书本里,我们只能通过文字的叙述,凭感觉幻想他们是什么模样,什么
格,什么脾气。”
“问题在于,每个
的想法,都有所不同。”
余念无奈道:“所以大家也看到了,在评价古
的时候,许多
持有不同的观点,根本无法统一。”
“连教课书里,也只能大而化之告诉大家,这是好
、坏
,
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
……这是固定的标准。”
余念耸肩,“所以我们拍这类电影,为了照顾大多数
的感受,一般会以最平庸的方法,最保守的手段,小心翼翼制作。”
“所以这样保守的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多数
不会有什么惊艳感,只会觉得这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
“《张博》就是这样。”
余念不客气道:“莫怀宣采取了最笨的一种办法,不敢
坏‘约定俗成’的张博的形象,只能通过侧面的描述,也就是一个个配角的表演,展现张博的悲喜哀怒。”
“哇!”
一群记者呆了呆,旋即惊喜
集。
这是在抨击吗?这才是他们凌晨三四点不睡觉,冒着冷风跑过来采访的最大的动力啊。
猛料,来吧!
一群
目光灼灼,似要把余念熔化。
余念十分淡定,继续说道:“以
动
,这想法不错。”
“问题是,他铺垫不足,忽略了许多细节,导致了观众与戏中
物,产生了一种割裂感。这种
况下,观众对电影中的悲欢离合,根本没有任何的触动,自然不会觉得电影好看。”
余念直接道:“不客气的说,这是一部艺术电影,但是莫怀宣总琢磨着,怎么把电影朝商业片靠拢。”
“在去掉了电影中,大量的铺垫、支线内容之后,只留下了张博‘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有战争和美
。这样电影,看似
真,实则虚幻,最多看个热闹,打动不了
心。”
余念笑容中,多了两分嘲讽,“反正这电影,我打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