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吴夺暂时没“听”,不过他现在对一些开门的东西,基本也不需要听了。
这笔筒不小,从釉水来看,紧皮亮釉;从发色来看,用的应该是浙料,墨分五色。
“康熙民窑的
品啊!”吴夺斗胆在不用听的基础上就下了定论。除了胎釉发色,
物特征也符合康熙朝的特色。
“对!一开始我还琢磨是不是官窑,不过确实不是官窑。”胡允德点点
。
康熙民窑青花,可以算得上民窑青花器的巅峰;有一些,确实也达到了“气死官窑”的地步。
十几年前,曾有一件康熙民窑青花竹林七贤笔筒,拍出了一百多万的价格。
十几年前和现在还不太一样,所以不少玩家很吃惊,清代的民窑笔筒,也能过百万?
因为那是一件完美的
品,所以这个记录很长时间没有被打
,但是康熙民窑青花的
品价格却开始扶摇直上。单就笔筒来说,七八十万的价格已经不会让
吃惊了。
胡允德拿下的这只笔筒,本身确实是
品,但圈足有些磨损痕迹,
沿有几个小崩
。不过综合来说,二三十万还是能值的。
“德叔,您花了多少钱?”
“他们让我看着给,我也没敢多给,就说八百块。结果他们一听,说有
出过三千呢!”
吴夺笑,“最后呢?”
“最后花了五千。”胡允德也笑,“其实一听就知道是他们诈我,要是看中这东西还想买的,三千,五千,哪会差这两千块?”
“既然捡漏了,这点儿小钱就无所谓了。这笔筒要是放到古玩市场,五万您也拿不下。开门到康熙,备不住摊主还会往官窑上叫价,反正康熙官窑很多没款的。”
“说的是。你看这临走了,还顺手捎个漏儿,这东西得拿着上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