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脑袋上耀武扬威吗?
好在,他对张越非常宽容,而且特别信任,觉得这个臣子不会背叛和伤害他,所以才耐着
子继续听着。
不然,要换一个
,早就被赶出去了。
张越俯首在地,拜道:“臣闻之,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故臣当持砥砺之心,奋勇而前,为汉制法,宣陛下之义,明臣子之节……”
天子听着,脸色终于露出了笑容来,道:“卿请继续……”
张越一听,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他方才所说的这一段话,其实通俗的来讲,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臣觉得,大汉应该高举改革、革新的旗帜,继续
化改革,永远在路上。如此则天命永在,国运长存。
“臣前时曾奏《王命论》以献陛下,臣以为天命在汉,此早定之事,汉之兴乃顺承天意民心,陛下圣君临位,和
阳,布圣德,嘉于四海,泽被苍生,天下糜不承德,若能秉政持善,则汉祚万万世……”这个时候,张越自然毫不客气的将从前埋下的伏笔挖了出来,那篇《王命论》就是为今天准备的!
听到这里,天子坐直了身体,郑重的道:“
卿请为朕详论,何以国祚万万世之法……”
于他而言,当年信了董仲舒的邪,扶持了公羊学派,本以为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该不会包藏什么坏心思。
哪成想……
真是悔不当初!
更让他无奈的是,公羊学派上台后,和法家搞起了儒皮法骨事业,而且搞得有声有色。
令他有些无从下嘴。
更要命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公羊思想渐渐兴盛和制霸天下。
搞到现在,连他也不敢说可以轻松的铲除这个学派的影响了。
投鼠忌器之下,也就只能尝试着和公羊学派沟通,希望他们别给自己添
了。
好在,如今,在对匈
战争的
况下,公羊学派勉强还能压制住他们内心蠢蠢欲动的那些缓则想法。
还能继续团结在他的旗帜下,驱逐匈
,建立一个新世界,开创一个新时代。
但问题是——匈
灭亡以后呢?
所以,他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新的思想,一个新的理论来支撑汉室王朝。
张越见着,连忙再拜。
公羊思想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了。
再不变革,或者说妥协。
公羊学派的学者,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西汉王朝在灭亡的前夜,刚好攀升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的极盛时期!
按照汉书记载‘百姓訾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
最盛矣’
强盛到什么地步呢?
在哀平年间,西汉王朝最后统计全国土地、户
的数据显示当时,全天下共有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有户千两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
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后世的章太炎认为西汉末年‘家给
足,天下艾安。’
霓虹的汉史研究者内藤湖南甚至认为西汉晚年,民政正常进行,
民安居乐业。
但就在这样强盛的王朝鼎盛之时,西汉王朝却轰然倒塌。
王莽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篡取了西汉王朝的果实。
而且,除了少数
和匈
反对,连刘氏宗室都闭上了嘴
,接受了这个现实。
以至于王夫之叹道:莽之篡如是其速者,合天下以奉篡!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在一个封建王朝已经天下无敌,内无大的内患,至于外忧?
连匈
都已经跪下喊爸爸了。
举世之中,汉家拔剑四顾心茫然,只想高唱一首无敌是多么寂寞。
然而,西汉王朝,还是迅速的,忽然的,立刻灭亡。
甚至没有流血就实现了政权更替。
王莽篡汉,天下一片欢腾,当时的士大夫和天下
甚至都觉得——俺们终于有救了!
在向前推一点,当王莽宣布自己拒绝接受汉天子赐给他的新野封地时,总计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
上书当时的王太后,一定要王莽接受这个恩赐,不然他们就去北阙绝食抗议!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前张越不知道,但现在他很清楚。
因为……
公羊学派从来就不相信有什么千年不变的制度和万世不易的王朝。
董仲舒老早就说了——从变从义,一以奉
!
更可怕的是,公羊学派的学者,充满了激
和对他们理想的追求。
为了心里的理想和梦中的追求,他们可以舍弃一切,包括他们的生命。
而他们理想,最重要的一条叫做‘致太平!’
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