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诗学派、鲁诗学派、韩诗学派、楚诗学派和毛诗学派,纷纷宣布和公开了基于自身理念的国风系统和划分方式,又毫不客气的把那诗经序,稍作调整,就贴在自家的经典的第一页上。
好嘛,于是,五家诗都受此
恩惠。
而且,五家诗全部有求于此
了。
道理是很清楚的倘若这张子重对外表态,他更喜欢某家诗的倾向。
那么,立刻就会对其他四家诗的正统地位,造成动摇。
而且……
毛诗学派乃是古文学派!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的区别,除了古文大都是‘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ppt创业者’外。
其与今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古文多数有着非官学,从民间起步、传授、坐大的特征。
所以,多数古文学派,都带有
根特征。
这种特质,决定了他们的学风、思想、主张,其实源于民间。
很不巧的是,毛诗学派来自河间,也是从河间国发力。
在与当地的韩诗学派的斗争中,毛诗学派的学者,只能是另辟蹊跷,走一条有别正统的诗经系的道路来争取支持与认同。
而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地方风气开放,
民重义轻德。
你跟燕赵百姓讲道德,那是对牛弹琴。
和他们讲义气,谈诸夏主义,华夷之辨,才能有
愿意听。
这就像鲁诗学派,与鲁
谈什么大一统、伐夷狄,那是
同鸭讲一般,因为鲁
压根就没有感受到过匈
的压力和伤害,也没有尝到过对外开拓的好处,反而是吃了许多亏。
所以鲁诗学派就和鲁
讲尊王,论亲亲相隐,说长幼有序,推崇公休仪,于是就成为了鲁地一霸,甚至影响到了齐楚。
在一片沉默中,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轻声赞道:“易有离卦,上九之教!”
“今
老臣见新丰官吏列队,颇有文王之风……”
“臣谨为殿下贺……”
众
循声看过去,就看着易经博士田何,已是起身来到了长孙殿下面前,拱手道贺。
“无耻老贼!”
“厚颜无耻!”
“安敢惑上!”
众博士看着,内心犹如被十万匹
泥马狂奔过一般,凌
不已。
但,却又发作不得。
事实上……
易经学派,特别是易经杨何学派,在过去四十多年,在儒门内部扮演的角色,就是搅屎棍!
他们拉公羊打谷梁,拉左传揍公羊,与欧阳学派一起胖揍其他尚书学派,又拉上诗经学派,打压尚书学派。
在今文阵营和古文阵营之中,煽风点火,拉帮结派。
宗旨之一,就是谁强学谁,谁弱揍谁。
偏偏,所有
都对这些
无可奈何。
为什么?
易经学派,是周公的道统,号称‘诸子之源,儒门之根’。
而且,易经学派里的大能,一个个都是学究天
,满腹经纶,
丝无数,财力雄厚。
旁的不说,就这位田先生门下的十余
室弟子。
个个都是关中有名的卜者,大凡王公贵族、三公九卿。
无论谁家要嫁娶送葬,移宅修屋,乃至于出门远行,都需要去这些大
物家里求卦。
至于这位田博士,就更是超级大v。
就连贰师将军李广利,每次回长安,都要向其求教。
和这些
纠缠,哪怕赢了,也是惨胜!
在儒门,如非必要,没有
会去针对这些拥有莫大影响力的大v。
故而,看着田何的做派。
江升和徐襄等
,只好忍着恶心的不适,纷纷齐身,跟了上去,去为长孙道贺。
可惜,他们还是慢了一步。
董越在见到田何出列的瞬间,就已经跟了上去。
等田何贺完,他就立刻上前拜道:“殿下,田先生所言极是!”
“正所谓,有嘉折首,获其匪丑,无咎也!”
“今殿下得强军,臣为殿下贺!”
贯长卿也是不动声色的拜道:“臣附议!诗云:君子万年,保其家世,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殿下得强军,臣不敢不贺!”
对于贯长卿来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毛诗学派的思想和主张,推销给汉家天子。
但可惜……
目前来说,毛诗学派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表现差劲!
当今天子,似乎不是很喜欢毛诗学派。
太子和长孙,好像也不感冒。
这可真的是愁坏了贯长卿和他的老师毛苌。
为了更好的推销自身,包装自我。
毛诗学派在河间献王刘德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