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疏写到一半的时候,田苗就来禀报:“主公,太孙殿下有请……”
张越连忙放下笔,问道:“是谁来通知的?”
“回禀主公,据说是太孙宫左监……”田苗答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哦……”张越点点
。
所谓的太孙宫左监,其实就是刘进的舅舅,刚刚被天子册封为静武君的史恢。
张越见过几次,感观还可以。
至少,在外戚家族里,史恢算是一个难得的
才!
最起码,没有被酒
美色所击垮。
这就够了!
张越立刻放下笔,跟着田苗出门,在门
就见到了新扎上任的太孙宫左监史恢。
他看上去四十来岁,留着当代贵族士大夫最喜欢的髯须,身上穿着一件很大众的丝质
衣,
戴着一顶俭朴的无帻冠,整个
看上去相当文雅。
“静武君安好……”张越上前一步,长身作揖。
“见过建文君!”史恢也长身作揖,还礼拜道:“太孙殿下,闻建文君将出使乌恒,特命吾来诏君望太孙殿会之!”
“辛苦足下!”张越笑道:“既然是太孙诏,还请足下
内稍候片刻,待吾更衣往之!”
本来,张越去见刘进,从来不需要讲什么规矩。
只是,如今,格局不同了。
刘进进位太孙,那就是汉家的储君之一,是社稷的未来。
自然,就要守规矩,立规矩了。
史恢听着,也是满意的点点
,道:“固所愿尔,不敢请也!”
一刻钟后,张越与史恢,联袂登上宫车,然后前往已经更名为太孙宫的旧桂宫。
趁着同车的机会,张越对史恢拱手问道:“听说静武君素喜文书,未知静武君心善何论?”
史恢闻言,笑了一声,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道:“不敢瞒阁下,吾素以诚为道……”
张越闻言,脸色有些古怪,迟疑了一会,才问道:“心诚如?”
“久闻侍中张子重,博览百家之言,今
一见,果然如此!”史恢笑着拱手,道:“仁义礼智圣,五行
转,从来不休,
知之,则可以知家国兴衰,近忧远虑……”
张越听着,只好呵呵的笑了两声,心中却是感慨不已。
想不到,这汉家将来的国舅爷,居然是如今儒家内部一个古老学派的拥泵。
而这个学派的名字叫——思孟学派。
这是一个无比古老的学派。
早在战国初年,这个学派的主张就已经为
所知了。
战国晚期的著名大
子,荀子先生就专门批判过思孟学派的理论和主张。
认为这些家伙,都是异端,应该消灭和打击。
至于为什么呢?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简单的解释一下吧。
战国时期,
阳学家出了一个大能,叫邹衍!
看过寻秦记的
,应该不会陌生。
著名的五德终始理论,就是邹衍提出和完善的。
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并非原创,而是从思孟学派的五行道德说基础上发展而来。
知道这一点,你便大概知道,荀子为何要批判和打击思孟学派了。
概因,儒家的天
感应,君权天授,乃至于谶讳思想的源
,都是从思孟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儒家从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学派,变成唯心学派,也是始于思孟学派。
荀子能忍得了,那才见鬼了!
当然,思孟学派,也并非全是糟糠,没有可取之处。
他们是儒家内部少数的民本思想推崇者,民贵君轻的主张者。
所以,在战国时期,思孟学派一度鼎盛非常。
韩非子所说的八儒里,思孟学派就占了三个。
子思、孟子、以及孟子弟子乐正氏。
若再算上,与其主张类似的,还有子游、曾子。
可谓是鼎盛非常,声势浩大。
可惜,秦始皇一统天下,首先开刀的就是思孟学派。
故而,到了汉季时,思孟学派这个曾经带
大哥,因为丧失了太多经典,又没有抓住机会。
因而沦为了少数派,变成了儒家内部的一个小学派,再不复当年盛况。
别说是公羊、谷梁这等巨
了,就连新兴的古文学派,也能骑在思孟学派
上耀武扬威。
讲老实话,张越对思孟学派的理论和主张,本身没有意见。
但……
对于思孟学派,他却很警惕!
警惕他们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因为……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
号大愤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