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
但是他们显然忘记了,现在是所有
都获得了生物计算机,天才同样会更加强大。
就如同黄鸿达、何世秉他们一直搞不定纳米机器
,而黄明哲三下五除二就拿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这就是差距的存在。
重新调整了技术路线之后,黄明哲负责中微子通信、黄鸿达负责无线充电整合、何世秉负责纳米修复功能。
全力以赴的黄明哲,展现了他大神级的实力,不到一个星期时间,便拿下中微子通信和中微子信号接收器。
这个中微子信号接收器小到仅仅只有133颗原子组成,直径只有47.6~49.4纳米左右。
黄鸿达负责的无线充电和高能电池,是本身就有的技术储备,也和黄明哲差不多时间完成。
剩下就是何世秉负责的纳米修复功能。
黄明完成中微子通信之后,便过来帮何世秉完成这个项目。
采用仿生学的细菌结构,整个纳米机器
被设计成为一个直径480~510纳米的仿生细菌。
纳米机器
拥有一个叫原子复制核的核心配件,这个原子复制核连接着整个纳米机器
的所有零部件。
可以快速实现“自我修复”、“分裂繁殖”的功能,那原子复制核是如何实现自我修复和分裂繁殖的?
原因就在于原子
纵技术的
层次应用,在原子复制核上编写了特定的原子和分子
纵激活条件,一旦触发激活条件,原子复制核便会
纵原子和分子,完成纳米机器
的修复和分裂。
有黄明哲这个原子
纵技术的发明者在,纳米机器
的研发进度一
千里。
很快第一颗纳米机器
的原型机完成设计制造。
接下来他们需要给这个纳米机器
添加一下功能
部件他,进行功能整合工作。
纳米机器
有识别部件、攻击部件、辅助部件、充电部件、通信部件、微型计算核、原子复制核、储能核等几十个零部件。
整合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