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官。
所有学府出身的士子,都得从最底层做起,能够管理的起一个村庄,才会被往上一层选送。
他不仅改变了士族传承的选拔
才,也颠覆了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科举制度。
数百年后才会出现的科举制度,会让许多寒窗苦读的士子通过一场考试进
朝堂高层,从此改写
生。
然而曹铄却颠覆了这种可能。
寒窗苦读的士子,虽然多半都可以做到恪尽职守,却也有一些品行不端却擅长考试的宵小之徒混迹其中。
那些
登上高位,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怎样为百姓谋取福祉,而是如何中饱私囊以权换钱。
科举制度拓宽了征募
才的渠道,打
了士族把控朝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进步的。
可曹铄却始终认为,没有通过历练的官员,是不可能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他在选拔
才时,无论学府士子表现如何,一旦离开学府,全都先送到最底层的村庄历练。
顺利通过历练,治理乡村井井有条的,才会进一步提拔。
而那些心术不正企图利用权术换取财富的,则会逐一淘汰。
庸碌无能的,虽然会留下一部分,却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提拔的机会。
凭借着全新的
才选拔模式,这么些年,曹铄奠定了大魏的基础,也整饬了吏治,建起相对清明的吏治。
当然,他对如今实行的吏治还是感到不太满意。
曹铄很清楚,有
的地方就有徇私。
只要是
把持着权力,总会有少部分不合乎要求的
被重用。
对于这种现象,曹铄明知存在,却没有大力改变,只是时常会安排
手下去查问,一旦遇见严查到底。
大魏任用官员的法子,让许多平民子弟看见了机会。
出身卑微,为了改变命运,这些
极其勤苦。
士族子弟不肯去做的事
,只要有机会,他们必定是争抢着去办。
自从有了平民子弟被提拔为官的先例,各地百姓给孩子取名也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
甚至有些百姓为了博个好彩
,给孩子取名还得推算五行八卦,期盼着能够取个足以改变命运的好名字。
曹铄治下的大魏,颠覆了不少曾经的传统,给子
取个好名字,早就成了无论士族还是平民,都乐此不疲的事
。
夏侯渊追随曹铄的
子其实不算太久,至少比起早先追随的那些将军,他算是晚的。
他对曹铄的了解,也没有早期追随的将军更
。
不过提起曹铄在大魏做的事
,夏侯渊还是能说出一些堪称传的。
董荼那陪着他率领勇士们离开丛林的路上,夏侯渊给他说了不少有关曹铄的事迹。
有些事
,其实董荼那并不是十分明白。
他也试图追问的更清楚,可问了两次之后,他发现夏侯渊只是能把事
给说出
,却没办法给他做任何相关的分析。
不可能从夏侯渊
中问出什么,董荼那也只能听着。
夏侯渊被找到,他和董荼那率领一万勇士离开丛林赶来与姜维等
会和。
得到消息的姜维等
顿时松了
气。
先前还在怀疑董荼那的夏侯惇有些愧疚的说道:“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董荼那另有所图,现在看来,还真是我错了。”
“我早就说过,他已经无路可退。”姜维淡然一笑,对夏侯惇说道:“元让将军怀疑他,只因他曾是孟获手下,其实也不能说全无道理。将军只不过没有看明白,蛮
和我们中原
还有不同。”
“何止元让怀疑过,我也曾怀疑过董荼那。”老将军黄忠很坦率的说道:“他来投的实在是蹊跷,要是我们说不怀疑,伯约或许还真不信。只是我不太明白,什么是蛮
与我们中原
的不同?”
“我已经说过,两位将军怀疑的都有道理。”姜维回道:“只不过两位将军是处于中原
的立场去想问题,所以才把他给想的复杂了。蛮
没有我们中原
的礼数,也没有所谓的君臣礼仪。蛮
向来崇尚强大,孟获不过是个蛮王,他手下的
主一旦实力强盛过他,他连蛮王的位置也都是坐不稳。我们与蛮
战数次,孟获始终没有亲自迎战,就是不愿在被击
以后,蛮王的地位有所动摇。董荼那屡次兵败,对我们的敬畏远远超出他惧怕孟获。对于他来说,我们才是真正拥有强大力量的
。即使他的族
没有被杀,来投靠我们也在
理之中,何况孟获还杀了他的族
。他与孟获,早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地!”
姜维这么一解释,黄忠、夏侯惇顿时恍然。
俩
彼此看了一眼,黄忠又向姜维问道:“伯约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从这里到孟获的
府,据说还有不近的路程。”姜维说道:“我料定孟获不会前来迎战,他会选择熟悉的地形与我们展开决战。接下来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