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收保护费比较适合他们。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造反争霸嘛,比的就是抢地盘嘛,大家抢来抢去,最后一个实力最强的
把所有地盘都抢到手了,那么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统一,一个新的中央王朝就诞生了!
众
商议了将近半个时辰后才是散去,这两天大家都累的慌,早说玩早睡觉。
第二天早上,睡了半夜的李轩等
就是起来了,这起来吃完早饭,李轩就是听了斥候们的报告,说是昨夜溃败的明军大部分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苏家康和王志叹他们只收拢了两三百
朝着正泰县逃回去,至于剩下大几百
的溃逃士兵哪里去了,鬼才知道!
那些溃兵们彷佛是渗
戈壁滩的毛毛雨,一眨眼功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过李轩他们也是懒得搭理苏家康以及其他的明军溃兵了,今天开始他们有大事,有正事要忙呢!
吃饱喝足后,李轩一声令下,这支大唐新军就是押着两百多的俘虏朝着南方继续前进。
南边是大山,而大山和正泰县、龙华镇之间是广阔数十里的乡野,这些乡野就是他们的目标。
南边的这些乡野靠近大山,对于大唐王朝而言,要依托大山内来一个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说,他们南行并不是为了返回黄竹山,而是为了控制这些乡野地区。
不过怎么实际上的控制这些广阔的农村地区却是个问题,首先你一群土匪跑过去抢
抢粮,这些民众们可是会跑的,
都跑了你要一大片荒地
嘛?
为了打消农民们对自己这伙土匪的顾虑,李轩对部队提出了严肃的军纪要求:不得扰民,不得劫掠!
这个要求兴许对后世军队来说很正常,但是在这年
,它却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
这年
甭管官兵还是流贼?还有不扰民的?
少,绝对的少,正常
况下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是官兵还是流贼:大军所过赤地千里!
包括之前的大唐新军都是如此!
但是如今为了收拢民心,李轩却是严令不得扰民,但凡扰民劫掠者,斩!
这条命令让黄竹山的一群土匪们相当不习惯甚至是疑惑,不让扰民还好一点,不让调戏良家
就不调戏呗,顶多下面那根不舒服一些,实在忍不住了用手也能解决!
但是劫掠都不让了,以后他们吃什么啊?
要知道现在大军所吃的粮食,可都是抢来的,他们在外
这几个月可都是就食于敌,不让抢粮食不得饿死啊!
不过不习惯也没有办法,军令如山,李轩亲自颁发的军令,敢有不从者,他的侍卫队立马就敢杀
!
李轩在整顿军纪的同时,还打算提出另外几个
号,用来吸引广大的民众加
大唐王朝。
不过该提出什么
号吸引大量的民众加
大唐王朝,这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因为这种
号不能随便喊,比如说清君侧之类的就不适合他李轩,他李轩又不是明王朝的宗室、权臣,提这种
号会让
笑掉大牙的。
还有什么民不聊生不得不反之类的
号也不能
喊,这年
的百姓虽然生活的颇为困苦,但这是时代局限
,粮食产量低下,生产效率低下所导致的,天下尚未进
世,虽然很多
还是会被饿死,但是饿殍千里这种事还是没发生。
还有将相王侯,宁有种乎也是不能
喊的,他李轩可是皇帝呢,虽然只是个山沟皇帝,那也是皇帝呢,那种造反喊出的
号对于他来说不适用。
然后什么打土豪分田地这种
号李轩是很想喊的,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样的
号喊起来虽然痛快,但是也会把士绅地主阶层全部给得罪死了。
而这些阶层里有大量的读书
,虽然说明朝时期的读书
大多都已经被八
文洗了脑子,全都是变成了腐朽不堪的货色,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
在当代社会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本乡本里里的读书
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果把他们得罪死了,他们就会带着乡民进行各种各样的武装抵抗。
大唐王朝还这么弱小,可经不起这么折腾,就算最后要打土豪分田地,那也得壮大以后,有了稳固根基和数十万大军之后,再来搞这种事。
至于现在嘛,李轩觉得应该学习我党,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先抱一抱土豪的大腿以求
翻明王朝,等
翻了明王朝再和那些腐朽堕落的土豪翻脸!
至于为什么要和他们翻脸?
谁让他们是土豪啊,打土豪还需要理由?
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