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路子,估计早就是二品以上的高官了,但是李轩觉得这个
可用,而且是帝国官场了很难得的比较清廉的官员,再加上多年的接触,李轩对此
也是比较了解,所以一直都是把他留在了翰林院工作。
李轩搞司法独立之前,就已经是安排他担任各种虚职了,先是安排他担任司法改革巡视组的组长去江南道巡视,途中顺便给了他一个右佥都御史的正三品虚衔,随后回来后,又是给他加了一个左佥都御史的虚衔,该虚衔依旧是正三品,但是这个正三品比右佥都御史的正三品要高半级。
帝国官制传统,左是比右尊贵的,比如各部侍郎,左侍郎和右侍郎都是从二品,但是右侍郎改任左侍郎,则是被视为升官,反之是贬职,相对应的,实权也是有所不同。
没几天,李轩把他正式免去了他的秘书处副处长的差遣,不过随行秘书的差遣依旧保留,并让他去临时督办督察院反贪局的改组工作,就当时而言,以正三品的官衔负责反贪局的工作,实际上是高配了,因为当时的反贪局只是普通的中央各部下属司级机构,局长和普通司长同级为从三品,以为他只是来镀金的。
当时很多
还看不懂,但是等到司法独立改革成功后,李轩免去了蔡司齐‘随行秘书’的差遣,让他彻底和翰林院脱离关系,随后正式任命他为改革后的督察院反贪局局长。
同时他的本官也是晋升为右副都御使,品级为从二品。
他从从三品到从二品,连升两级所花费的时间,一个月都不到。
不过这种火速晋升,众多高官却都是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别看
家以前品级低,只是个从三品,但是你要知道,他进
仕途后,绝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是在秘书处工作,先后担任李轩的随行秘书足足七年。
在李轩面前,他说话的分量可是丝毫不会比那些侍郎轻多少!
再加上,前明时期,也是经常出现翰林院的翰林们一步登天成为各部侍郎、尚书乃至成为阁臣,如今大唐帝国的翰林院,实际上也是具有这种功效。
因此此
连续升两级,这种事也不怪,当然了翰林院里的翰林们,火速晋升,进而一步登天成为部堂高官的还是很少。
只有少数
才能够有这种机遇而已!
而这些少数
,大多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多次进
翰林院任职。
这个多次进
翰林院任职,基本上已经是堵死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翰林们。
因为翰林院里任职的官员常年保持在三百多
的规模,因为不能再翰林院里内部升迁的硬
规定,所以每年基本上至少有上百
被外放,然后从地方上挑选新的
员进
翰林院工作。
只不过普通的官员基本上被外放出去后,基本就没啥希望重回翰林院了,能够进
一次翰林院镀金,这基本上已经是他们
生里最大的机遇了,也是属于无数官员羡慕的对象了。
但是有极少数的
能够获得重回翰林院的机会,而又有更少数的
,能够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重返翰林院。
而这些极少数能够重返翰林院任职的官员,无一不是天骄之子,清一色都是上了李轩的培养名单的官员。
作为一个能够三次杀回翰林院任职,最后一路
到副掌院学士的蔡司齐,在旁
的眼里,早已经是阁臣的候选
了。
升任从二品,大家不意外,但是大家觉得意外的是,为什么是担任反贪局局长这个重要位置。
要知道,这个
以前可没
过什么督查事务,会抓贪官吗?
答案是,蔡司齐还真不会!
抓贪官,这不是他的强项,他的强项是什么?
他会坚定不移的执行李轩的命令,而且翰林院出身的他,和普通内阁文官其实是两个系统,甚至都和督察院内部的
没啥利益关系。
更主要的是,他其实就是代表李轩来的!
他只需要代表李轩压着反贪局的官员们完成这一次任务,那么就是成功!
用一个
,其实不需要他会什么,而是要看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而蔡司齐坐镇反贪局,哪怕他对反贪这种事丝毫不懂,但是只需要知道,他能够充分执行李轩的意志就行了。
抓贪官,反贪局里懂的
多的是,蔡司齐需要做的就是把反贪局里的
给用起来。
在翰林院任职多年的他,对于抓贪官这种事不在行,但是要说用
、权术、
谋、阳谋之类玩勾心斗角的事,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没有这种本事,他早就在竞争激烈的翰林院里被
掉了,哪能一路爬到副掌院学士这个位置啊!
蔡司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江北专案组,然后进行反贪局内部的肃查,以争取尽快的掌控反贪局的实权。
至于外
的贪官们,对于蔡司齐来说,不急!
作为一个久经政斗考验的职业政客,他非常清楚攘外先安内的必要
。
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