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煽动百姓,不说反武唐的话,那么武则天就不会
涉。
甚至就算刊登出反对武则天的话,也不会受到
涉,只要能说出一些道理来就可以。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武则天的确是封了一些刊物,不过那些刊物全都是违反了上述的内容。
姚崇看着窗外的繁华街市,心中却是百感
集。
他如何不知道,这是盛世之兆,可是他不愿意承认。
因为如果他承认了这是武则天的功绩,那就证明了儒家的确不适合治国。
只是,他心中又何尝不知道,儒家的确不适合治国。
可是他不敢说出来,这是他最后的信念,如果他承认了这件事,那么他的信仰,他的世界观都会崩塌。
而从他闲赋在家后,他也感觉到了儒家文
的大势已经离去。
而且他已经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去阻止这盛世的到来。
毕竟,
一旦退下来后,就很难再重整旗鼓。
毕竟武则天会放过他一次,却不会放过他第二次。
姚崇还有家
,还有家族,他当初会与武则天斗,是因为他当时坚定的相信自己能赢,可是却不会拿着自己的家
家族陪葬,明知道无法胜利的战役,他是绝对不会去触碰的,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
现如今的长安城,盛世之兆已经出现,比如说这个新城的出现,这里的繁华程度,完全超乎姚崇的想象。
姚崇在这里租用了一个办公楼层,这里的环境,的确要比长安城好太多太多了。
在过去,几两银子可能是一个家庭一年的收
,可是现如今,几两银子已经不算是巨款了。
是因为银子不值钱了吗?
当然不是,银子的购买力依然没有变,反而能够购买的东西更多了。
真正让百姓觉得几两银子不算巨款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变成了有钱
,至少对比过去,现在的他们已经算是有钱
了。
朝廷鼓励百姓把钱拿起做生意或者是消费,如果生病什么的急用钱,朝廷会借钱给百姓,并且负担三成的费用。
如果百姓得的病落下了病根,以后都无力负担偿还借款,朝廷将免除借款。
当然了,百姓前去治疗的地方,都必须是朝廷指定的。
这个政策可是得到了不少百姓的支持,当然了,姚崇对于这个政策可是抨击了多次。
姚崇觉得这个政策会让朝廷
不敷出,武则天是在拿国库的钱来讨好百姓。
姚崇不是经济学学者,也不懂经济学,他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做刺激消费。
以前百姓喜欢存钱,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很多时候百姓穷怕了,急用钱的时候,手
没有钱。
可是现在朝廷负责借钱并且还帮忙负担三成费用,这就让百姓不需要再瞻前顾后。
百姓的观念得到改变后,那就会让武唐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盛世已至,大势难挡!
姚崇看到那些街
走动的百姓,他们脸上的
面貌与过去完全不同。
他们的目光里不再是彷徨惶恐,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憧憬与向往的光芒。
姚崇感觉的到,离他所期待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终有一
,他的时代将会彻底消失。
武则天当初留着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见证这一切吧!
想到这里,姚崇更加感慨,他也不知道,当初他选择苟活,到底是错还是对。
可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现在不想死。
姚崇是真的想要见证一个辉煌盛世的到来,他想看看,武则天到底能把这个天下治理成什么样。
千百年来,无数的帝王都做不到的事
,天下所有
识文断字,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武则天真的可以做的到吗?
那个
真的可以做到吗?
如果放在以前,姚崇只会嗤之以鼻,要想做到这一切又谈何容易?
可是现在的姚崇,却感觉武则天真的可以做到。
相比起十年前的武唐,国库的年收
是四千万两银子,可是去年武唐国库的收
却是四亿两银子,十年的时间,翻了十倍的收
,这是不敢想象的。
在这片土地下,居然还蕴藏着这么强大的能量?
诸子百家,共存争辉……
多么辉煌的时代啊,可惜……姚崇的脸色黯淡下来,可惜缺少了儒家。
可是儒家统治了那么多年,仇家实在是太多了,已经不会再有
会眼睁睁的看着儒家复辟,以前是儒家阻止诸子百家重现
间,现在却是诸子百家共同反对儒家,当真是风水
流转。(未完待续。)
:访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