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李继开对此并不意外,听了也只是笑笑,对方昊就比较好奇了:“方昊,你是怎么认为它是赵左的作品的?”
方昊说:“赵左的山水画以宋旭为基础,上溯源流,追摹宋元名家笔意,善用
笔焦墨,长于烘染,水墨湿润,极富神韵。另外,他受董其昌山水画影响。董其昌的山水画理论与实践影响了明末乃至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名重一时,追随者甚众。
由于董其昌是松江
氏,因此当时松江地区的许多画派都以追随董氏,强调摹古,重视笔墨为
流,而赵左身处其间,在绘画创作上受董氏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就像这幅画,它的构图是三段式,近景的山石,陡峭的外形,是常见的董家山水,气韵高古。画面最近处为丘陵上的几株杂树,基本上是先勾再皴,淡墨之后上浓墨,树的
神也就直接跃画面而出了。
一叶扁舟就介于山石与杂树之间,舟上无
,正是‘春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
舟自横’的诗意画面。
中段山石的处理并不复杂,皴法全为形象而设计,而外观却是迥异于时流的。山间有屋舍数间,但也是‘空山不见
’。远山皴法虽然简单,但也是浓淡相宜,使画面的纵
感加强。
这些无不说明,作者对董氏技巧的研究之
,而赵左一生工于绘画,仿古画尤甚,少自家风范。虽笔墨多‘代笔’董氏画作,然笔墨功力与董氏相比,略显单薄,究其原因,乃董氏的书法功力太厚,这是由于赵左笔墨不逮所致,这一点,也在这幅画上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