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医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李晴对着许阳打招呼。
许阳刚出去在隔壁买了两个包子回来当午饭,还没吃呢,就见李晴回来了,他也是一愣:“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李晴忙摇
:“不是,不是,我肚子好多了,已经不怎么疼了,血块也出来了。”
“哦,好。”许阳放下心来。
李晴给许阳介绍:“这是我朋友阿程,她也例假疼,你帮她看看呗。”
“好。”许阳答应下来,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来,然后把包子放在了一旁。
李晴对许阳道:“许医生,要不你先吃午饭吧?”
许阳摇摇
:“没事,看病要紧。来,坐吧。”
阿程看了看许阳的长相,也不像啊。
她在许阳身边坐下来,许阳记录好患者的信息,然后看见她捂住自己的肚子,他对阿程说道:“手给我。”
阿程把手给他,许阳摸了一下对方的手,发现对方的手比较冰冷,现在都是夏天了,她的四肢居然还这么不温。
张可和宋强也在一旁好奇地看着,明心堂居然来回
客了,这还不稀奇啊。
宋强甚至在想这是不是许阳找来的托儿啊,真的假的哦?他连斗地主都不玩了,也要看许阳治病,这面子给大了。
许阳又问:“按着压着,疼痛会不会减一点。”
阿程回道:“会,而且最好是热乎乎的手给我按着,会舒服很多。”
许阳点了点
,喜温喜按,痛经有虚实之分,喜压喜按多是虚证,疼痛拒按多是实证,但是具体虚实还要通过其他诊断来综合考量。
而且少腹冷痛,得温则痛减,多半是寒证。有虚有寒,难道是虚寒之证?
许阳又问:“月经怎么样,量多吗?颜色呢,有没有血块?经期如常吗?”
阿程回道:“量少,颜色挺淡的,有血块。一般都是延期到来……”
许阳问道:“腰疼吗?”
阿程惨兮兮道:“疼啊,我腰都要断了。”
许阳又问了一些别的
况,然后都记录在医案之中,又做了面诊,见患者面色青白,应是气血虚弱,阳虚之证。
“看看舌
。”许阳对阿程说道。
舌质淡,苔少。比较典型的阳虚之象,舌质淡是诊断阳虚的最重要指证,虚就是少,阳虚就是阳气少了,阳少了,就会有寒证。所以阳虚多是虚寒之意,虚则补之,寒则温之。
许阳暗暗点
,他现在舌诊还是很准。
宋强也凑过来看一眼,然后一脸疑惑地回去了。
中医认为健康的
的状态乃是
平阳秘,所谓
平阳秘,
神乃治。
阳平衡了,
自然不容易生病。
什么是
平阳秘,比如说
是50分,阳也是50分,
阳平衡刚好一百分。但如果
少了,少就是虚,
虚了,只有30分了。
那身体里面
阳就不平衡了,阳就多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比如

苦,五心烦热,小便短赤等等。
虚则补之,
少了就补
,让
重回五十分,那就又是
平阳秘了。
但是如果
是正常的,而阳突然发挥超常了,变成了70分,这时候就是实证了,实就是多了,阳实的症状跟
虚是很类似的,但是阳多了,就要泻它,要用寒凉之药。
所以中医一定要辩证论治,不能见症论治。
虚和阳实的症状是很类似的,好家伙,你一看上火了,直接一剂寒凉药下去,那就要出问题了。
所以中医最难的就是辩证。症是表现,而证则是原因。
而这种
虚阳实是无法通过现代医学设备检测出来的,现在很多中医一上来就也让你去做b超,验血,各种化验,这怎么治病?
西医这样做是没问题的,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诊疗逻辑。但是中医不是,中医讲究辩证论治,中医的药是治证的,不是治症的。以药
之偏去纠身体之偏,证消则症消。
…………
诊疗到这里,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虚寒之证,胞宫虚寒。但还是不能忘了脉诊,四诊合参最为要紧。
许阳对阿程说道:“再做个脉诊吧。”
李晴抢先问:“要躺着吗?”
许阳点点
:“都行,躺着的话,脉象清晰些。”
最后他们选择了躺着脉诊。
许阳带
去诊疗室了,路上李晴还跟许阳说道:“许医生,你一定要帮帮阿程啊,她疼的时候可厉害了,有时候都要痛的晕过去了。”
许阳微微颔首:“好。”
“嗯!”李晴重重点
。
阿程仰卧在诊床上,手自然平摊在脉枕上,许阳坐在一旁为她细心诊起脉来。
张可和宋强也跟过来看,两
见许阳如此细致地做着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