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卫允当初教的那什么十六字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袁文绍带着一军和二军风字营的一万九千轻骑,不断地袭扰西夏大军的粮道,搞得西夏大军疲惫不堪。
一万九千骑风字营的骑兵,以千户为单位,除了统帅袁文绍带领着四千第一军的四千轻骑之外,其余第二军的一万五千轻骑,化整为零,以千户为单位,在兴庆府之内游
肆虐,袭扰城池,劫掠粮
辎重等等。
西夏的步兵们面对灵活异常,迅捷如风的风字营轻骑,除了防御之外没有半点办法,而寻常的西夏骑兵虽然悍勇,可风字营的骑兵也不是吃素的,二者之间若是捉对厮杀,胜负且还两说。
而且风字营根本不和他们硬拼,偷袭埋伏,乘机
出去几波箭雨之后,还不等他们反击就迅速撤离了。
不过风字营的斥候,却始终都在注视着西夏辎重队伍的行踪,一有机会就扑上来咬一
,就算是劫到了也不将粮
劫走,直接用随身携带的罐装火油或者烈酒直接把粮食辎重都给烧了。
袁文绍跟在卫允身边七年多了,早已将卫允做事的一贯手段都学了个五六分。
他们如今是在西夏境内,西夏的大军收到消息,立马便会派出大批
手前来围剿,这些粮
辎重带着只会拖累他们的行动,成为累赘。
袁文绍始终谨记自己的目的,以袭扰为上,只求给西夏大军不停的制造麻烦,绝不和西夏军队硬拼。
搞到后来,西夏统帅直接派出了铁鹞子来押送粮
,面对这个难啃的骨
,袁文绍也
疼的紧,硬拼根本不是铁鹞子的对手,若是被拖住了,西夏大军赶到的话,那自己就危险了。
得卫允真传的袁文绍可不会就这么坐视,虽然打不过铁鹞子,可恶心他们也是能做到的,铁鹞子皆是重装铁骑,不论
马皆配着西夏大军之中最为
良的装备,身上的铁甲刀斧难伤,利箭难
。
可如此
良的装备带来的重量也要远超寻常骑兵,虽然铁鹞子的坐骑都是最
良、最上等的战马,可马就是马,那种可负重千斤,
行百里的良驹可不是大白菜。
铁鹞子的速度并不快,尤其是提速的过程,要比寻常的轻骑多花上将近一倍的时间,而且在速度上,也没法和轻骑相比,还有一点,那就是持久力,马也不是铁打的,便是再
良的战马也是会累的,而且铁鹞子那一身重装,给坐骑带来的负担更大。
袁文绍也不直接和铁鹞子们发生冲突,而是专门
坏起了道路,给他们制造麻烦,耽搁他们的行程,总之就是不然他们安生,给延州那边的英国公老将军缓解压力。
早在十一月下旬,也就是卫允和张千均刚刚从汴京刚出发的时候,英国公便做出决定,全军撤出榆林,退守延州。
并不是西北军打不过西夏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只能撤出榆林,退守延州,而是经过了英国公和众将们的再三商议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榆林城外的战斗已然持续了数月,双方皆损失了数万
马,这个损失不可谓不惨重,可西夏大军却没有半点撤退的意思。
而且榆林之外便是西夏的兴庆府,西夏大军进可攻,退可守,十分的难缠。
张千均在庆州西北的环线驻扎了数月,除了派出了袁文绍带领轻骑进
兴庆府之外,便没有任何其他的作为,整
便是练兵,练兵,再练兵,
不停的练兵。
都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尤其是袁文绍将黑甲军一军悉数带去庆州之后,有了将近两万老卒们的对比和教导,新军们的素质也在飞速的提升。
如今英国公选择撤出榆林,退守延州,将榆林拱手让于西夏大军,而英国公撤出榆林的同事,命张千均率领黑甲军越过边境,进
到兴庆府境内,一路攻城拔寨,不要有丝毫留守。
在张千均选择将陌刀队派出去的时候,他已经带着黑甲军在短短十
之内,攻占了兴庆府南边的五个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