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少年梁霭正在为科举考试,拼命做着准备。
一次,梁霭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见诗刘象。
刘前辈略微读了几首,就放下诗稿,说道:“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不久的将来必成大器。我觉得你应该把名字改一改,若不改名,很难显达。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你看,霭字雨下从谒,雨下谒,因甚得见?建议您把名字改为震,震字雨下从辰,辰者龙也,龙遇水雨而变化,这岂不是更助于你显达高升吗?”梁霭于是改名梁震。
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梁震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名闻海内。
朱温称帝五个月后,后梁开平元年(907)九月,王建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蜀。
王建一向以礼贤下士著称,唐名臣世族,多往归之。梁震心怀大唐,不想为后梁卖命,他想回乡,如果王建还行,他也可以出仕相佐。于是,作诗云:
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
高季兴自觉地盘狭小,四面强敌林立,危机四伏,为求生存和发展,想方设法延揽才。梁震因才学俱佳,享有盛名,早就成为高季兴重点网罗的对象。
后梁开平二年(908)春,梁震归蜀。途经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知道了,其才华,派
强行将他留下。
高季兴想任命梁震为节度判官,梁震觉得高季兴隶出身,有点瞧不起他,因此极力推辞,
摇的跟拨
鼓子似的,高季兴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点,梁震还是懂的。为避免惹来杀身之祸,只得认怂,同意成为高季兴的宾客。
“做宾客可以,但是不能接受官职,”梁震还在为自己解释,高季兴已经开始准备宴会庆祝了。
在荆南,宾客梁震自称前进士,号荆台隐士。他目光敏锐,足智多谋,“抗直,临事敢言”,高季兴因此对梁震非常器重,把他视为自己的首席智囊,称他为前辈。荆南的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大多出自梁震之手。
梁震和高季兴彼此能相处甚欢,是因为大家都出身布衣,这回,他也不嫌弃老高的隶出身了。五十步笑百步,有些
,就是这个德行,此事无关学问的高低。
高从诲继位后,荆台隐士梁震觉得从诲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怕彼此相知不,就辞去官职,隐居到了龙山别业,自号处士。
高从诲依然重用梁震,以兄长事之。
每次见驾,梁震都是骑着一黄牛,直抵听事堂前,他从不称高从诲官家名号,只叫他“大郎君”。
处士梁震晚年酷好吟诗作对,与衡岳沙门僧齐己
往,互相酬答,倒也快活。齐己有首写给梁震的诗,《寄梁先辈》,对其多有赞赏。
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 觐洛阳
弱国无外。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听闻晋王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后唐,定都洛阳,为了避唐庙讳,他更名高季兴。为了拉拢关系,他想亲自朝,朝拜新皇。
梁震不同意他去,道:“唐有吞并天下之志,各地势力严兵守险,犹恐不能自保,你偏偏要远行千里,朝祝贺,那些后梁的老臣旧将,又怎么会不把你当成仇敌呢?”
高季兴听不进去,十二月,高季兴一行到达洛阳。
后唐庄宗李存勖非常高兴,他拍着高季兴的肩膀,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相谈甚欢。
皇上能拍自己的肩膀,高季兴觉得这是莫大的荣耀,便命在这件衣服上绣上庄宗李存勖的大
掌。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勋章了吧,不过这个勋章是高季兴自己发给自己的。
但是也有一件事,让高季兴很窝心,那就是唐庄宗李存勖手下的伶
宦官们贪得无厌,不断地向他索取财物。早上起来,被搞走了一波赏钱,中午又被搞走了一波赏钱,到了晚上,还被搞走了一波赏钱。弄得高季兴哑
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再这样下去,自己回去的路费都要被搞没了。
吃家的嘴软,拿
家的手短。得到了赏钱,后唐这些伶
宦官们都说高季兴“好”,唐庄宗也觉得老高
不错。他想留下高季兴,让他在朝中任职。
宰相郭崇韬劝说道:“陛下刚刚取得天下,诸侯们都不是派子弟就是派使臣来朝贡,只有高季兴是亲自来朝,我们应当褒奖他的这份忠心,以此来劝告那些不亲自来朝的诸侯。如把扣留不让他回去,就会背信弃义,让天下诸侯失望,这可不是长远之计。”
庄宗这才答应放高季兴回去。
高季兴长嘘一气了,“妈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