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福报的大山都是用无量劫苦难的巨石累积起来的,古云:“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坐天下需要大福报,坐稳天下则需要修德与修身。
《中庸》云:“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圣治理天下靠的是一颗诚挚的仁
之心,如潭水一般幽
的思虑,如天空般广阔的美德。若非真正聪明智慧、通达天德者,如何会通晓其中的道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三把刀。
岭南建国后,刘第一把刀指向的就是选官制度,他继续发扬其兄刘隐礼贤下士的作风,“辟置幕府,待以宾客”。
唐末,从中原南迁岭南避难的一波又一波士大夫们,都得到刘隐的“招礼”,成为岭南的贵宾。这些士大夫本来就是李唐朝廷的大小官吏,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无需培训,可以直接上岗。
刘只需将这些登记在册,按照“姓名、年龄、籍贯、住址、联系方式、履历、擅长、兴趣
好……”,建立
事档案。哪些岗位需要
了,直接查询档案,按需任命即可。
他还将兵部侍郎杨潜,礼部侍郎李衡,工部侍郎倪曙,兵部尚书赵光裔,都委以平章事,以宰相的身份,进
国家最高决策层。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部也不少,比如兵部尚书赵光裔,自认为是从唐朝起家的世族大户,拽的不行不行的,不愿意为南汉效力,经常怏怏不乐,希望早
回到中原去。
这事难不倒刘,做皇帝的,不仅有两把刷子,还要预备两把铲子。他打听到赵光裔的家都在洛阳,就派
伪造赵光裔的手书,遣使从小路到达洛阳,把他的两个儿子赵损、赵益以及其他家属一起接到了岭南,赵光裔一家终得团聚。
想所想暖
心,急
所急显真诚。刘帮助赵光裔这些士大夫们一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心实意,死心塌地为南汉朝廷服务。这一点,
得漂亮。
搭建好了中央领导班子,在地方治理上,刘又秀出他的第二把刀——采纳兵部侍郎杨潜的建议,一改唐末以来以武
为刺史的流弊,任用文
为州刺史,治理州县。
武作官,愚鲁不驯,
贪行
,动辄兴兵作
,荼毒一方。
用文治理州县,文
手无兵权,不会想着造反,做官就想着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谋个好
碑,顺便养活一家老小。文士为官,纵或贪浊,其危害
远不如那些武夫。
因此,南汉地方安定,吏治清廉,地方官施行惠政,少有贪官污吏,“民受其福”。史籍中,可以看到一些南汉地方官施行惠政的记载。
祯州(广东惠州)刺史简文令“尽心民事”;
得州(广西桂平)刺史刘博古“有惠政,民多之”;
郴州(湖南郴县)刺史陆光图“至郴,周恤穷民,招辑兵士,民皆呼为‘陆父”。
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世,岭南
民在刘的统治下,开始了安居乐业,勉强还能维持生计。
英雄所见略同,同道惺惺相惜。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在大宋全面推行文官统治地方的吏治改革,在这一点上,老赵虽不是原创,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做的那才叫完美。
◆ 太监王朝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宦者传序》中是这样解释“宦”的:“宦者四星,在皇位侧”。
古时天文学家发现,天上有一个星座,叫宦者星,一共四颗,位于小熊星座紫微垣天帝星的侧面,因此们就把伺候帝王身边的
称为宦者,又称宦官。
当了一段时间的皇上,高高在上的刘,开始产生一种奇葩的想法,他总觉得这些士大夫们没有宦官们尽心尽职,听话好用。
宦官是什么,他们是皇家的专职佣
,随时随地毕恭毕敬在你身边伺候着,胆战心惊唯唯诺诺,非常听使唤,恐怕哪里伺候得不周到,一转眼,吃饭的家伙就搬家了。
刘觉得,这些士大夫读书,有老婆有孩子,
起活来,老想着家里,不能一心一意为朝廷。宦官就不一样了,
家没老婆没孩子,
起事来无后顾之忧,对朝廷能一心一意,比那些读书
可靠。
如果这些士大夫们都能像这些宦官一样,二十四小时服务,那样自己的这个国家就会很快强盛起来。
有了这个荒唐的想法,刘就开始亮出他的第三把刀——重用宦官,启用宦官当政。
自隋唐以来,都是通过科举制度选官的,刘开始的时候还是循规蹈矩,设置贡举,选拔进士、明经十余,如同唐朝旧例。自从挖掘出“宦者为官”这套大道理,就开始排斥士
,重用宦官,朝廷命官也开始让宦官来担任。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很多无所事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